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子互动”要有尺度,也要讲技术

(2009-09-22 16:49:22)
标签:

教育

亲子互动

教养

潜能

可行性方式

幼儿教育

分类: 好书共享

“亲子互动”要有尺度,也要讲技术
陈禾 


    亲子教育的核心技术就是“亲子互动”。但是这个“互动”,不只是用身体语言或话语来回应孩子发出信息那么简单。
    有些父母把孩子奉为小皇帝,有求必应;有些则相反,一任孩子哀求或哭闹也不搭理。介于这两个极端之中,有给出错误反应的,有敷衍的,也有不知所措而天天在“有点烦”中过日子的。在我接触的众多家长中,这种情况极其普遍。也就是说,在我国许多家庭,“亲子互动”并不正常,而主要原因就是父母对亲子互动的尺度难于掌握,互动能力也很欠缺。
    美国亲子互动教育专家唐·威豪斯博士(Dr. Don Weinhouse)对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进行了二十年的研究,于1998年出版了“Encouraging Potential In Young Children”(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Inc,1998-01-01,ISBN-10:0764102524)一书,从互动的理念及技术上贡献了个人的心得,成为“父母效能训练”的一本宝典。
    唐·威豪斯博士(Dr. Don Weinhouse),原任教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的教育、学习及研究中心,并曾在幼儿班、小学及特殊教育学校授课,后来为了研究东方家庭的亲子教育,到日本的美国学校托儿幼儿园担任指导,也在两所大学中担任幼儿教育及幼儿特殊教育课程。1998年再到台湾出任台北美国学校幼儿部主任。这段经历,使她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家长提供许多可行性的建议。

“亲子互动”要有尺度,也要讲技术
  这本书的译本只有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于1999年6月1日出版的繁体字版本,书名《激发幼儿潜能——亲子互动学习指南》,译者是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的周淑丽。
  究竟父母该如何通过亲子互动去开拓孩子的潜能?唐?威豪斯博士在本书中以日常发生在一般父母亲身上的实例,用来阐释“激励”的方法和效果。她说:
  “本书将会教你一个有用而且强而有力的方法,来激励孩子们投入具有生产力的活动,并且从中学习、成长,进而实现目标——这是一个建立孩子成功感觉的方法,让他们对自己及自己的成就有美好的感觉,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更负责,并且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深一层的探讨他们自己是谁,以及未来他们要往哪里去。”
  她首先说明什么是潜能,以及鼓励的技巧,然后举出许多实例来说明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如何影响孩子“潜能”的突显。例如:处罚会产生反作用,但让孩子自然地感受“因果关系”,明白了有“因”才会有“果”,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潜力。其次,孩子无论做什么,进行“跟随引导”,并在他发生错误时,给予正面的纠正。这样做,才不会阻断孩子的前进,让他更有信心地展现各种学习到的技能,让他的潜能能够充分发挥。
  作者接着进一步提出巩固孩子已发掘的潜能,并积极引导他朝向正面发展的方法,就是建立孩子的正确价值观——责任感。让他在任何时候,都能用“为自己负责”的态度来作出行动的抉择。
  这整个教育过程都必须通过亲子的互动自然而然地进行,绝对不能采用灌输式教导,也不能用处罚来迫使孩子就范。
  最后,作者针对一些“无法确认潜能的危险族群”,例如有学习障碍、多动症、智障或成长障碍、情绪或行为失调、感官或肢体障碍、文化或语言差异等儿童,提出针对性的教养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每一项教养理念,先以亲自收集到的有代表性的个案来印证自己的论述,然后从应对的态度及技巧的使用逐步分析与教导,最后针对家长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几个建议,这样的书写方式,让家长觉得仿佛与作者面对面对谈,而对方给予的建议正是自己需要的,因而愿意接受训练,并努力去做个有效能的好家长。
  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做了一个总结,其中几句话很值得家长们深思:
  ◆ 在孩子出生或更早前就可提供孩子多样、丰富及具刺激挑战的环境;
  ◆ 记住,成功会导引成功,而失败则会带来更多的失败,让你的孩子感受成功的滋味;
  ◆ 尽力鼓励你的孩子去解决问题,并衡量他的表现,做他的支持者和评论者。指导、哄骗、协议及解救孩子都是可行的方式,但必须谨慎地运用这些方式,注意不要让自己养成为孩子做太多事或者协助他们脱困的习惯;
  ◆ 注意不要太强制或太急切灌输孩子一些他们尚未准备去接受的经验;
  ◆ 尽全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你的孩子会把你视为他成人后应有的典范。

 

  【声明】本文欢迎转载或转贴,但请尊重作者,在转载或转贴时别进行删改,并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