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债务的几个问题
(2014-01-01 18:06:15)
标签:
政府债务风险财经 |
二、地方债务余额变化不大。从这次审计来看,虽然加上了乡镇一级,但是乡镇债务规模相对比较小,只有3070亿元,因此地方性债务规模和上次审计时变化不大,这次2013年6月底是108859亿元,而2011年那次审计是107174亿元。
三、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速度在加速。2010年的债务余额比上年增长18.86%,而截至2013 年6 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 789.05 亿元,比2010 年底增加38 679.54 亿元,年均增长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
这里尽管乡镇一级增长过快,但其总量过小,因此对增速影响不大。目前的增速是在政府加大控制力度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就在2010年后,银监会实行措施,将许多地方政府贷款转为商业贷款,有媒体报道,这个数字达2.84万亿元,这就是说地方政府债务增加之快,值得重视。
四、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有所控制。截至2010年年末是49710.68亿元,占地方政府性债务达46.38%;而2013年6月底为40755亿元,几乎下降了9000亿元,这是不俗的成绩,可能包括一部分被转为商业贷款的情况。
五、区域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有加剧趋势,如2010年底,有78个市级和99个县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分别占两级政府总数的19.9%和3.56%。到了2012年年底,有3个省级、99 个市级、195 个县级、3465 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
另外,到2010年年底,有22个市级政府和20个县级政府的借新还旧率超过20%。还有部分地区出现了逾期债务,有4个市级政府和23个县级政府逾期债务率超过了10%。而到2012年年底、有2 个省级、31 个市级、29 个县级、148 个乡镇2012 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举借新债偿还的债务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超过20%。
六、从行业债务状况看,高速公路债务还贷压力加大。2010 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债务余额为11168.1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754.02亿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809.63亿元、其他相关债务2604.46亿元,分别占6.75%、69.93%和23.32%。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处于建设期和运营初期,其收费收入不足以偿还债务本息,主要依靠举借新债偿还,2010年全国高速公路的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其他相关债务借新还旧率达54.64%。而截至2013 年6 月底,全国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和取消收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债务余额分别为19 422.48 亿元和4433.86 亿元,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七、银行贷款规模减少,而其他影子银行债务规模迅速膨胀,债务风险隐患加大。如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融资、BT模式、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集资等融资方式增幅加快,截至2013年6月底,银行贷款55252亿,其他影子银行融资53603亿;而2010年底银行贷款是84679.99亿元,其他影子银行只有2万多亿,这固然是最近几年商业银行加大了平台贷款风险控制的原因,但是风险从商业银行转为影子银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风险更加容易失控,一是风险进入债券等金融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必然瞬间对市场造成巨大影响,2011年云南和上海的事件就是例子,风险容易被放大;二是债权人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负债成本高攀,债务链条更加脆弱。
八、审计报告中对于地方政府举借债务溢美之词过高。固然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由地方建设的积极性,但是按照法律规定,政府没有举债权利,这是必须指出的,而中央政府没有在合适时期解决地方政府融资问题,这也是一个责任。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观作祟,举借越多行政级别升得越快,这都是极不正常的行政晋升规则,对官员有负面的示范效应。也不符合组织部门近期发布的关于盲目举债留烂帐的官员即使离任也要追责的精神。
九、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