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藩阀割据”是债市混乱之源

(2013-04-24 15:18:31)

    近日在债券市场上刮起的反腐风暴让整个金融业为之震动,多位债券大佬落马,牵涉到几乎所有金融形态,这次反风暴被有些人士解读为新一届领导上台后为下一步经济改革肃清道路。

    笔者倒是没有把这场反腐风暴的意义估计得如此之高,不过金融业的腐败在笔者看来相比于这个行业制度性低效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腐败与低效息息相关,因为低效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就框架下的行政管制基础之上,没有行政管制和垄断,腐败和低效都是小范围可控制的,不会整个宏观经济大局造成影响,但是目前的金融业则是由于改革严重滞后,政企不分而导致的对实体经济抽血式侵蚀。

就拿此次债市反腐而言,其实最重要的是还是在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交易市场之间存在的那个利差,而这正是行政管制的结果

比如,被长期诟病的债券市场割裂现状,就是因为这个“藩阀割据”的行政控制状态,产生了债券市场长长的利益链条,上至行政官员,下至一般债市操作人员和一些寄生在债市依靠人脉和神通的掮客们就让债市融资产生了庞大的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要具体由企业的利润、政府的税收来承担。

尽管债市的行政割据和控制对实体经济的戕害地球人都知道,但是常年如此继续维持现状,重要原因是负责债市监管的三方均为实权部门,势均力敌,谁的利益都不敢动,谁都得罪不起,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目前遇到的最为典型的情景,利益进一步固化的后果,就是让下一步的改革难上加难。

为什么拥有权利者不放弃既得权利,并冒天下之大不韪,甘愿承担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拖累实体经济发展的历史罪责呢?权利就意味着利益,比如企业债和城投债,除了表面上制定的一些规则之外,那么多企业和地方要发行债券,要找的必须是一个企业债审批部门,符合条件的发行申请这么多,那批准来发呢,这中间寻租的空间就很大了。

发行企业或者政府好不容易走了很多关系,拖了很多人脉,官员费了很多脑子,终于可以发债了,这时候又有一大批投行围上来了,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做承销,谁做主承销谁做副主承销,投行看起来资质都一样,这时候有政府和企业关系、人脉广博、手眼通天的掮客们就有了用武之地,介绍项目然后提成,这又被剥掉一层。

到了券商那里,除了各种券商的中介费用,其他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的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都要由企业或者政府来承担。

同时由于审批制导致的券源稀少,很多时候拿到券,就意味着钱,债市发行定价的薄记建档的方式,由承销商主导在发行人和投资者中间进行询价和询量,债券价格一般被压得较低,意图在二级市场上高价获利,过程不透明,寻租空间很大,容易发生内部交易。

中国债券市场混乱究其源仍然是行政控制的寻租空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在这方面如出一辙,监管部门的审批制也是腐败之源,由于审批制导致上市资源的稀缺,获益者包括当权者、中介机构、公关媒体甚至包括上市公司高管,而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产生的巨大价差,就让更多中介机构和相关者获益,比如创业板的“三高”发行,一级市场打新的暴利,高价格、高融资量和高市盈率就出现了,一级市场被劫掠过后,留在二级市场的股票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上市的股票已经是严重失血,奄奄一息了。

金融改革的滞后对实体经济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其实是在银行业,今两年,基本都是上市银行的利润超过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的一半,也就是大体可以说,上市公司实体经济中大约一半的利润是财务成本。

银行业的高利润与四万亿之后货币超发所形成的银行业资产扩张有直接关系,更基础的因素还是由行政控制的存贷款利差,以及银行业垄断地位所导致的银行业在收费业务上的优越的谈判地位,实体经济的利润被银行业盘剥后,一是这些利润不能形成资本扩大在生产,二是不能作为薪金发给工薪者来扩大利润。而银行业形成暴利后尽管可以作为为进一步放贷充实资本,但同时银行员工的高收入却被投入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市场,没有形成有效消费,因为金融业员工收入本来就高于全民平均收入,像普通工薪阶层直接投入消费,因为普通工薪阶层收入需求弹性更大。

其实,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债券市场这几年算是发展比较好的,自从央行在短期融资债券市场上实行备案制后,债市近几年发展很快,尤其是成立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该组织比较更像一个行业性自律组织,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债券市场上,行政管制不像股市和银行业那样严重,因此,金融业今后的任务是在制度方面的系统改革,放松行政管制,激活市场培养市场尊重市场主体的选择,为市场交易者设置行为规则。

而不是中国金融市场一贯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事先没有规则,问题暴露不可收拾之时,拍脑袋搞运动式执法,这样金融市场只能长期徘徊在一波又一波的治乱循环中,许多自制力差道德自省差的精英人士无端被历史波浪所浇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