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应该挽留郭树清
(2013-03-15 16:08:10)
更有甚者,说他在证监会时期,采取的改革举措得罪了既得利益,被逼出京。无论如何,答案将在明天揭晓。
然而,无论如何,郭树清上台十多个月的所作所为,对于认识整个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活标本。
郭树清是当之无愧中国最勤奋的正部级干部之一,这点基本没有异议。别的不说,有媒体统计过四天出一个政策,就足以说明问题,一直这些新政让证券市场领域的从业者感觉有些恍惚,本不上趟。尤其是从去年后半年开始对券商和基金公司在资产管理领域的一系列开放政策开启了一个中国反资产管理的时代,这个首功是应该记在郭树清账上的。
为解决IPO的堰塞湖问题,对已经通过发审委的公司进行的清查,可谓力度空前,动了真格,很多有问题的公司自动撤回了材料,这完全是对既得利益的动刀,这个环节被疑为他被逼下台的原因。
当然打击内幕交易、加强对违法者的法律制裁、加强退市制度,对新三板的建设等等,可谓不可胜数。
但是笔者认为郭树清身上对于中国证券市场建设最为宝贵的精神是他的开放和市场化的精神。尽管他也曾表示政府要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但是从他一系列行为的内在逻辑来看,贯穿始终的是市场化的精神,笔者甚至认为,如果郭继续掌舵证券市场,假以时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消审批制、实现IPO的注册制,未尝不可以期待。
中国证券市场上长期形成的行政管制审批制度,让中国证券市场堕落为此前的国有企业圈钱的工具到目前以权贵阶层勾结强势的新富阶层共同掠夺弱势者财富的大赌场,是造成目前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场所。
审批制度,形成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巨大的差价,一个新上市公司成为从当地政府官员、上市公司高管亲朋、临时突击入股的PE公司、各种寄生的中介机构、以及拥有项目审批权的各级政府比如发改委、工信部、证监会等等一些人套利掠夺的工具,各种已经被审结的案例,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个差价被强势阶层拿走之后,剩下来的只能是公司二级市场股价的大幅下挫,二级市场投资者被牢牢的套在高位,其中包括投资公募基金的广大基民,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内力空虚的真正原因,舍此,其他一切改革都是缘木求鱼。
前年10月份郭上台时,许多人寄予了许多不且实际的期望,希望他的上台使得股市摆脱熊市,对此笔者曾有这样一段论述:
中国股市这样一个先天残疾的市场,一个真正具有市场派背景的领导者,如果按照真正市场化理念来进行治理,对于股价而言与其说是幸运,不如说是灾难,至少在短期是这样。郭树清上台一连串的改革措施出台,直接指向的就是长期积累的泡沫,尽管还未到达根本,但是市场长期的下跌,显然为他的改革争取了舆论支持,比如最近出台的交易费用的下跌,证券交易印花税可能下调,推出风险警示版,对ST股实行不对称的涨停板等制度,这些制度直接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剥夺,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比如交易费用的下调其实直接剥夺的就是交易所的收入,也就是赌场的保护费收入。(参看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39a4010179a7.html)
果然,郭树清上台后,股市不但没有成为牛市,而且继续满满阴跌,春节前后有一个像样子的反弹,但是最近又处于下跌之中,市场也开始抱怨起来。
很简单的道理,对于郭树清的评价,显然不能用指数涨跌为标准,而是看他怎么建设一个成熟有效公平公正的市场。惜乎,这个市场由于长期以来没有进行必要的整治,目前各种强势利益交叉混杂其中,任何措施必将经历重重阻力。
郭上台初期提出的“取消发审委行不行”的呼声,此后变成空谷足音,但我们仍然认为当下中国,唯有郭,或者唯有与他一样具有市场化理念的人,才能拯救这个彻底畸形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