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战争将倒逼各国回到结构性改革
(2013-02-01 16:27:02)
自从去年安倍喊出大幅贬值日元并削弱央行独立性的竞选口号后,日元从去年最低点的77日元兑1美元已经贬值到目前已经突破了92日元,短短四个月上涨达15日元。如此急速猛烈的上涨,必将影响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并对其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引起了欧盟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担忧,德国总理默克尔针对日本试图让日元贬值以促进出口的做法说:“看看现在的日本,不能说我一点都不担忧。”
其实,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已经采取了跟进措施,秘鲁已经宣布要购入2000亿美元外国债券来压低本国货币索尔汇率,其他如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等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世界范围内的货币战争事实上已经打响,现在的问题就看下一步如何走。
如果美国经济复苏继续,并能够稳固,接下来美国宽松货币政策推出,美国逐步开始实施紧缩政策,此前释放出去的大量货币慢慢从市场上回收,欧债危机压力释放,那么日本挑起的这场货币政策或者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货币战或者只在新兴市场和日本周边地区。
如果美国经济在一两年内仍无大起色,美国财政悬崖问题仍然没有可以解决的方案,QE政策迟迟不退出,或者还推出新的宽松政策,则此轮由日本印钞引发的货币战将进一步升级,最终导致的将是各国竞争性贬值,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难以避免,世界价值体系紊乱,国际货币体系将经受剧烈震荡,国际贸易进一步大幅萎缩,以邻为壑的政策导致的将是大家同时进入灾难。
平心而论,此轮安倍推出的日元贬值和2%的通货膨胀目标,是否能拯救日本经济暂别不论,但就其政策本身而言,没有超出此轮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拯救经济的方子,就是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为主导的宽松货币政策,试图以增加流动性来维持市场的有效性,从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欧洲和中国事实上都使用了用发行流动性来缓解危机的手段。
这个政策的作用能够缓解经济危机的剧烈波动,避免出现类似30年代那样的萧条,但是,这个政策的最大的问题是犹如得了重病的人只是让他服用安眠药或者止痛药,病根没有解除。当然流动性缓解了压力,得到了一定的改革空间,西方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南欧地区的财政紧缩,美国制造业回归等,但是毕竟痛苦不够,没有痛彻心扉,真正无效的大量产能和经济运作方式并没有退出,这些都必将影响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
比如在此轮危机中,中国实施的方案相比欧美更加激进,4万亿刺激政策基础设施的投资空前,但是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构成了大规模的债务,这笔债务到目前还是一笔糊涂账,目前政府采取的措施依然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比如2012年就采取了大规模延展,把债务期限向后推进,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试图以时间换空间,在经济增长中解决问题。
但是,在没有对经济进行有效调整的前提下,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何处是大家都不知道的。也就是说,危机后,缓解危机的办法是印钞票,大量结构性问题没有解决,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消费难有起色问题;现在因为投鼠忌器,忌讳印钞票了,那么下一步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什么地方呢?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全世界的问题。
只不过,由于日本此前在宽松的道路上走的不是太远,他们目前还有宽松的空间而已。
那么,随着日本宽松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其他经济体跟进,欧美经济复苏乏力,进一步的货币战争难以避免,通货膨胀将可能导致重大的政治问题甚至国际军事冲突。
为了拯救经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首脑最终只能坐下来重新研究解决的良方,寻找一个货币之锚就成为必然选择,而经济结构性改革就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这样看来,如果人类没有自觉主动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还必将经受自然的调整,这是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