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信托:怎一个“破”字了得
(2013-01-29 00:55:27)
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主人公就是一个与世俗做不屈不挠抗争的悲情而悲壮的英雄人物,他独自大战风车的那一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中信信托注定要成为中国金融业和中国信托业打破刚性兑付的堂吉诃德?
其实,中信信托的这个产品和最近几年流行的并让地方政府赚的盆满钵满的其他政府类项目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这次是投资给一家民营企业,但是地方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信信托于2011年12月28日发行“中信制造·三峡全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这个产品由中信信托分四次募集完成,本金共计人民币13.33亿元,期限18个月,全部为现金形式认购。该产品最高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中信信托从2011年12月28日-2012年2月7日分四次向三峡全通公司发放13.34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
据中信信托1月18日发布的临时信息披露,三峡全通公司应于今年1月14日清偿贷款本息11855万元,于1月16日清偿贷款本息47246.595万元。然而,至1月18日,三峡全通公司已连续两度拖欠该项目本息,总计5.91亿元。此外,三峡全通项目将有一笔到期贷款利息在2月7日待偿还,而该笔利息再次拖欠的可能性很大。
信托计划说明中政府支持显而易见,宜昌国资委旗下的宜昌市夷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拿出面积为2800亩的两块住宅和商业用地(估价不低于30.7亿元)为本信托计划的还款提供抵押担保,抵押率为36.16%;同时按照与优先级1∶3的比例,以3.34亿元认购该信托计划的普通级受益权,给优先级受益人提供安全保障和增信。此外,三峡全通实际控制人梁士臣为本信托计划提供个人连带责任担保。
跟许许多多中国企业的融资故事一个套路,融资之初都有一个好看的财务报表,但是很快就变脸了。
在项目成立初期,三峡全通的业绩十分亮丽,从2011年底的财务数据来看,三峡全通当时的总资产达190亿元,当年的营业收入近170亿元,净利润达6亿元。
而“三峡全通”主营业务为涂镀板,处于钢铁产业中下游,在去年钢铁行业不景气时,受到的冲击巨大。目前,该公司已对90%以上、超过3000名员工进行“长期放假”处理,原本许诺的去年11月底陆续复工亦未实现。目前已建成的全部工厂总共90条生产线中,仅只有2条断断续续生产。而仅仅一年时间,三峡全通目前资金捉襟见肘,负债累累,企业多条生产线已经停工,只进行小规模的生产。
刚性兑付对于中国信托业而言,真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由于信托业经过6轮整顿,风控能力差,投资能力也欠缺,在社会上其信用度受到大大挫伤。但是又由于其能够跨越所有金融市场,在几乎所有金融领域做资产配置,其又有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市场优势。
2008年金融危机后,2009年中国政府祭出四万亿刺激政策,2010年开始又对房地产融资进行了严格限制,中国股市进入慢慢雄途,信托公司从融资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遇上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通过与银行的合作把资金从表内转到表外,然后资金进入了地方政府项目和房地产公司,通过这些项目,信托公司的资产迅速膨胀,去年年末一举超过保险业,达到7万亿元,成为金融行业的老二。
试想,如果没有信托业自己制造的刚性兑付,信托行业能这么大发展,信托资产如果不能到期兑付,往往犹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只能在市场上打折销售,流动性很差,考虑到中国地方政府保护和法制环境恶劣的形势,信托公司只能通过各种手段都要保证兑付,因为他想的是今后市场产品的募集,如果有一款产品出现违约,那就意味着客户对信托公司公信力的质疑,其后续募集就很难了。
因此,可以这样说,正是信托公司们是刚性兑付的制造者,刚性兑付扭曲了市场收益结构,破坏了投资收益平衡,也误导了投资者对金融投资产品的理性判断,早就被市场人士所质疑,监管层屡屡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但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没有实际行动,于是就制造了信托业暴利行业的神话,而本质上,这个神话是奠定在透支未来这个行业公信力的基础之上的。
刚性兑付一旦打破,那就意味着这个行业的萧条期来临了。
但是,信托行业正是在自己制造的刚性兑付幻觉中,这几年赚的盆满钵满,等自己赚足了,他们又要开始打破刚性兑付了,一切责任由投资者承担,也就是说,作为行业龙头老大的中信信托,这次要做行业的表率,不惜牺牲自己未来的市场前景,要维持市场秩序了,这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即使就三峡全通这个项目本身而言,中信信托作为就值得怀疑。
其次,最近已经有业内人士透露,2012年拟发20亿元的企业债,一家评级公司就顶住了发行人和国海证券的诱惑和压力,拒接了这个项目,最后导致其企业债项目无法报到省发改委。
如果信托公司仅仅只是收钱然后投资项目,没有一定的风险控制,然后就要打破刚性兑付,那么他凭什么要收项目手续费,难道信托公司不鉴别项目风险,而要投资者鉴别不成?
在中国,投资者很难建立起买者自负的信托理念,这是一个方面,而信托受托者,也很难负起信托责任。
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那么就在三峡全通这个项目中,中信信托是否真正负起了专业责任,是否具备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是否在道德责任上也是完美无瑕?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拷问的,不仅仅是中信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