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问题倒逼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
(2013-01-05 23:09:13)
标签:
杂谈 |
尽管肖钢没有阐述银行理财产品近几年的膨胀是什么原因,但他肯定是明白的,那就是利率的管制。那么他主导金融监管后,思路是通过利率市场化疏导影子银行问题呢?还是退回去,用行政手段清理影子银行问题而维持目前利率市场现状呢,目前还说不清楚。
但是形势逼人,尽管关于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爆发的原因有很多分析,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的觉醒。也就是大量白领阶层和新富者已经有了一些金融知识,原来钱存在银行是可以贬值的,钱可以通过其他投资渠道做到保值增值,而不是像以前本能的认为,有了钱就放在银行。这是人的觉醒,是社会的进步。
于是随着人的觉醒,社会制度包括金融制度就要跟着变化,如果制度变化太慢,比如金融方面,人的这种觉醒,就意味着此前政府主导金融的模式已经很快要瓦解了,金融必须交给市场了,政府必须退出。
但是如果政府还没有这样的嗅觉,或者已经意识到了,阻力太大,还在犹豫。那么银行再不行动,他赖以生存的存款就要消失了,民间借贷、股市、信托、PE等等都在找钱。银行只能学习投行的做法,发产品,这样不但锻炼了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定价水平,还能增加另一个盈利渠道就是收费。当然回避监管等等好处就不说了。
目前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已经达到7万亿,流量规模达到20万亿,相比这个数字在2013年还将增长。信托产品发的这么火,也与利率管制有关。
但是银行理财产品风险是大家都熟知的,其他先不说,许多银行理财产品流入了房地产项目和地方政府项目,这都是风险高发区,最近信托公司的风险事件就是从这两个地方发生的。
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取消存款的利率管制,因为存款产品是监管部门有正规的监管的,而理财产品则是一个黑箱。
近日,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财新《新世纪》周刊上撰文称,可以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的上浮区间,然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存款利率上浮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
想必,这位监管人士看到了影子银行的窘境,也意识到了人的觉醒是金融民主化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