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观察(十二)日元大幅贬值把中国央行逼到了墙角
(2013-01-08 18:38:13)
标签:
杂谈 |
安倍晋三上台蓄谋已久的政策就是要让日元大幅贬值,以拯救在中日钓鱼岛冲突中受到重创的日本出口业,现在看来这个目标正在逼近实现。
日元已经从去年10月初兑美元77贬值到最近几日的88,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在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贬值了大概10%以上。
本来根据现行的日本央行法,央行的任务只有维持物价稳定这一项。但安倍晋三亦呼吁央行设法促进就业。安倍的政策显然有违央行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倍这样做,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为了拯救实体经济,不惜采用各种量化宽松政策,希望将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中去,从而使资本金枯竭的银行业实现正常的信贷活动,从而刺激经济复苏,以增加就业。欧美央行无一不在“非常时期”的借口下,干预财政政策,安倍此举是在出于无奈。
目前日本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电子业、汽车等甚至旅游业等,这些产业已经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国家形成了直接竞争,汇率的波动直接影响竞争态势,日元贬值其实是政府对出口行业的补贴。
而日本得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贬值速度是很令实业界震惊的,其产生的作用是让日本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从而修复由于欧美经济低迷和日中关系冲突而受到重创的出口产业链。但是这样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受到重创的是亚洲国家。
亚洲国家不仅仅出口业要遭受重创,更可怕的是日本游走在国际市场上庞大的套利交易将可能由于日元的大幅贬值而转移方向。这有可能对亚洲国家的货币汇率和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如近期韩元的升值。
其实,自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为了促进出口冲销由于本币升值对其产业造成的压力,一直实行的是超低利率的政策,甚至创造了“零利率”。
低利率政策使日元长期成为全球的套利和廉价融资货币。国际套利机构和投资者用低息借来日元,然后投资国外高收益的金融产品。这部分套利交易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迁徙对国际贸易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任何人都不敢小觑。而此轮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欧美国家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各国货币都维持低利率,这部分套利货币有回流日本的趋势,使日元升值压力很大。
可以想象的景象是,如果欧美日国家经济仍然在泥淖中挣扎,这部分资金有可能在东亚诸国迁徙,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影响很大。
而对于中国央行而言,此时手中的工具却少之又少。因为常年采取的压低汇率的措施,已经让货币超速增长,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央行不敢稍有松动,近期央行内部官员还表示,2013年央行政策还是适度从紧。而且从去年年末开始央行有意将人民币引向升值,也是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