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委老师
郑委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9,67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价别人不道德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

(2013-06-18 06:10:59)
标签:

郑委老师

道德的力量

不伤害不妨碍

止于至善

责任心

分类: 郑委的心路历程
评价别人不道德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
——浅谈“道德标准和道德评价”
文:郑委 
评价别人不道德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
      今早本来想把老学员自发帮助新学员的活动《新伙伴,我想对你说》做一个专题,陆续在博客上发表,老学员发起并实施的这个活动充满着大爱,得到了很多新学员的高度认可。就在今晨,我收到了老学员佘修兰的邮件,有很多感受和想法,今天就谈谈这个主题“评价别人不道德的人就是不道德的人”。新专题,明天再开始吧。
 
      我的理论体系里面有个核心理念“有德必有才”,“德”是什么?德就是“自律”。何为自律?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该做的事情努力做,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当一个人有自律了,能够做到该做的事情努力做,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的人,这样的人难道会没有能力和才华吗?其实,能够有这样自律的人是社会上极少数人,他们已经是人中龙凤了,人中龙凤还担心没有才华吗?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认为“道德是一个人最大的能量”。正能量!
 
      那究竟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呢?这就需要一个标准!而道德并没有一个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唯一标准,因为每个人的道德情操不一样,每个人的道德水平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道德是有不同境界的:不违反法律的人可以说自己有道德,过好自己不管别人的人可以说自己有道德,不让别人讨厌的人可以说自己有道德,孝敬父母的人说自己有道德,有目的帮助别人的人可以说自己有道德,无私的帮助别人的人也可以说自己有道德......因为道德没有一个基本衡量的标准,因为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不同,因此,我们绝不能拿自己的道德水平来评价其它人,如果别人的道德水平比你低,你评价别人不道德,说明你不够宽容和悦纳,这说明你本身道德水平就不高,如果别人的道德水平比你高,你评价别人不道德,说明你鼠目寸光,井底之蛙,这种自以为是就说明你本身道德水平就不高
 
     那道德的标准和境界是什么呢?我在此斗胆说出我的认为:
 
     道德的最低标准是“不伤害,不妨碍”六子箴言,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有个最低标准,就是“不伤害——不让别人痛苦,不妨碍,不让别人讨厌”,当我们评价别人不道德的时候,别人会讨厌,心可能生怨恨,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道德的社会标准是“以孝为基础的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和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尊重别人与别人相处,这就是社会道德,当你和别人没有关系的时候,你评价别人道德,如果你不了解实际情况就评价说明你的道德水平不高,甚至会缺德,如果你了解实际情况就评价说明你违反了上一条,还说明你道德水平不高;道德的最高标准是“止于至善”,也就是一个人自律到“止于至善”的程度: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不断的完善自我,如何完善自我?每天看别人的优点去学习,每天看自己的不足去改正,在这个过程中有积极地心态和一颗利他的心,如果你是这样的人,就会悦纳任何人的不足,同时去想办法帮助别人,在这样的人眼中是没有缺德的人的。
 
       我们只能用道德标准和境界来要求自己,决不能要求别人,当我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来评价别人没有道德的时候,这个人本身就是个缺少道德的人,或者说是道德水平本身就不高的人。因此,评价别人不道德的人就是不道德人。
 
      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说,我在课程上一直强调“千万不要拿道德来衡量孩子”,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成社会化,我们说孩子道德水平低或者孩子缺德就是不道德的,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家长培养好孩子的责任心就可以等待孩子长大开出“道德”之花,请家长牢记:“小时候有责任,长大的有道德,大人有道德就有了最大的责任”。
 
      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和他人提高道德水平呢?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给别人做榜样;最好通过自己的努力悟到人生的核心目标是“止于至善”;
     2、接受和悦纳别人的不足和错误,用科学的方法和个人的智慧让别人有愿意改的意愿;所谓有请才有教,当别人没有想好的内因的时候,你的外因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的方法和智慧,让别人有想好的内因;
     3、在别人有改的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可行的帮助和有效的建议;
     4、不要希望别人改正,默默陪伴,只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不要希望别人好,只要对他好,对他好掌握好宽严有度原则,这就是帮助人的最高境界。
 
      决不能用暴力强制别人提高道德水平,因为你用不尊重别人的方式要求别人提高道德,本身你就是不道德,因此,在评价别人道德水平的时候,如果你做不到“事情悦纳”和“事后帮助”这两点的话,你本身就开始不道德了。想要帮助孩子或他人道德水平提高,我把它总结成一句话:“悦纳包容的前提下,给予帮助和建议,同时要温柔的坚持原则,喜悦的执行惩罚”,这句话的操作核心点请学员们拿出“秘笈”翻到“宽严有度N句话”多读几遍就会理解了。
 
       想要评价别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请您先做到“内心不抱怨别人的行为”和“有合理的建议帮助人如何更好”这两点,你就有权利评价别人的行为了,否则的话,你评价别人道德的行为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最后再给大家揭秘吧,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大德的人,其实特别简单,一句话“用心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位大德,就应该有大爱
 
      感谢佘修兰,你的文章促使我写下了上面的文字,珠海学员特别多,你要加入珠海的各类学员组织去帮助新学员,感恩你。我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然,我自己的修行还远远不够,我还要继续努力,每一个说你不好的人都是你的菩萨,来帮助你修行的人,感谢他们吧。
 
    
 
                                       
郑委老师:
       您好!

       看到您今天的博客了,喜欢您这一句: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我又完成了人生至今为止第九次巨大的蜕变——成为一名独立的“教育工匠”,每一次蜕变都是痛并快乐的过程。

       曾仕强在书里有一句话(不记得是哪本书了,我把看的书的内容杂在一起了),大意是:如果一切都按法律行事,那叫无耻!我想我是看懂这句话了。用金庸武侠小说里常用的话说,就是所谓的名门正派、借着名门正派的壳、做着伤害别人的事。用海灵格的话说,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良知”、但这个“良知”无关善恶,这个团体里的成员因这个团体的“良知”,可能不断做着伤害另一个团体的事。我想,对于那些个对您的误解和伤害,您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待它、会有不同的视角

      我很同意您的这个说法:知识不是力量,会用知识才是力量。即知即行、还要坚持行,才是力量。现在很多知识都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好像没人状告百度吧。而您独特的思维方式、您对于知识的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智慧体系、操作体系,这都是您自己的东西

      曾老先生也是理工科出身,后改学哲学,40岁后研究《易经》,形成自己的体系,用非常浅显生动的语言引领我们普通小百姓也读懂一点《易经》。正如您常说的,真正的教育在民间,真正的智慧也在民间。我家公一字不识、但他身上就富有教育智慧、也有易经智慧深沉的积淀。

      海灵格, 也不是一开始就做心理咨询的,家庭系统排列也不是他创设的。“海灵格的贡献就是把众多不同的因素整合在一起。他有一种天分,能把自己投入到崭新的环境中,让自己沉浸在里边。当他学会他所需要学的东西时,就会继续向前。······”   老师,您也有这样的天分,您要是不做教育,我们可是要少了一位非常智慧的引领者。我感觉真正属于您自己的核心团队正在形成,尽管更多趋向于公益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开篇对于《论语》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这三句话的理解,我非常喜欢:“寂寞的享受”-------“有朋友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了。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的远。孔子的学问,是500年以后,到汉武帝的时候才兴起的····这个500年是非常寂寞的,这样就懂得“有朋友来,不亦乐乎”。        老师,您的十年的坚持,让这么多家长朋友们不知不觉地聚在了您的身边。           “谁来了解你”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人了解,也不愠,我想,做人又如何不是呢。

      海灵格的《谁在我家》,我看懂了四个字:谦逊和敬重。家庭系统排列、能量的流动,看上去有点神神叨叨的,其实他的体系里始终贯穿着这四个字“谦逊、敬重"。老师,您也是一样地谦逊,您用自己的智慧整合了您所接触到的资源、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您只给自己定位为“教育工匠”,这非常令人感动。我还想说的是海灵格对于“敬重”的理解,海灵格敬重所有的系统成员——每个人都平等地有归属于系统的位置,不带有道德的评判,系统的平衡就会重新恢复。我真正体悟深的是这一句“敬重、不带有道德评判”。我们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就会有道德优越感,那会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是平等、系统会失衡、问题即产生。老师,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误解和伤害我们的人,也归属于这个系统,系统里也有一个属于他们的位置---------对于这一点,我们表示敬重。我们不对他们做道德的评判,对与错也罢、善与恶也罢,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是他们的责任,还给他们。我们不需要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如此,我们就可以获得力量跳出这个小的系统、归属于更大的系统-------爱在更大的系统里顺畅地流动、传递,真正不断实现“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郑委老师:佘修兰,高人啊!能够悟到这样的人已经是高人了!如果做到了那就是大德了。)

      最近您博客里的学员感悟非常有深度,非常令人感动,我感受到"幸福的种子"成长到了“爱的收获季”。老师,您也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常看到您在博客里落泪,心痛孩子们你也落泪,被家长学员们感动您也落泪。这么理性的您却有这么感性的一面。老师,我想说的是,心疼您落泪。(郑委老师:不要心疼,其实只有感性的人才能做这行,如果我不感性的话,我怎么能支持下来这十年?不过你的心疼让我觉得自己付出非常值得。)
 
     看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里说:·····《礼记》的《五经解》这篇文章中,提到《易经》这门学问时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据说这是孔子整理《易经》以后所作的结论,对《易经》的评语。···“洁净”包括了宗教、哲学的含义,就是说学了《易经》这一门学问,他心理的思想、情绪的变动,是非常清洁而宁静的。······         老师,(思想、情绪的变动)清洁而宁静,别人伤不了您;您感动的同时,可否也(思想、情绪的变动)清洁而宁静,也许,这可以纳入您第九次蜕变的范畴?也许,第十次蜕变不需痛并快乐着,而是清洁而宁静?     老师,我是不是对您高要求了?

      老师,经常看您博文,经常被感动、但心没有动。和您比,我心不动,比较容易,我的人生没有多大的起与落。当看到“清洁而宁静”几个字,还是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突然和“谦逊与敬重”联系起来了。心态(思想、情绪的变动)清洁而宁静,如雨后天空、一片澄澈,大爱流淌不息、犹如这雨后的天空。(郑委老师:我送给你五个字,你好好悟一悟,下次到珠海你找我,告诉我你怎么想的。“心要在脑前”,这五个字会对你的修行更有意义。)

      老师,我像老公学习,一般23时之前就休息了。今天(呵呵,昨天)有感而发,手笨啦写到现在而已。您别感动啊。

      祝您愉快、清洁而宁静!
                                                                                            
                                                                                                                           136学员佘修兰
 
 
郑委老师推荐相关阅读:
 

《教育根本是德行,德行根本是孝道》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ax8.html

《好人就有好报,利他就是利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atn.html

《拥“有”越多越不“是”自己》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an.html

《我就是一名教育工匠》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2xm.html

《幸福不是目标,因为它在当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9p.html

《千万别害人——中国慈善的建议》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4c.html

《人为兽,比兽更坏》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0g.html

《飞刀!飞刀!又见飞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9w.html

《用对待孩子的爱对待老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9va.html

《我们有谁真正为父母尽过孝》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9mr.html

《从小培养孩子做父母的责任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90z.html

《婆媳关系处理秘笈》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8rk.html

《家庭幸福神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a8.html

《感谢孩子让你重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6d792d0102eb78.html

 

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

我(郑委老师)除节假日以外,每天更新一篇关于“爱与幸福”的文章

更新地址是郑委老师的新浪博客,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cpep

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

欢迎朋友们和学员们分享更多的好的故事、学习感受和自家改变的故事给我,

我会发布到博客上和微信公众平台上

我的邮箱是zw-mail@163.com

想让手机随时收到郑委老师的信息吗?请用手机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功能扫描二维码关注郑委老师!

 

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微信号:zhengweilaoshi(用微信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搜号码-zhengweilaoshi)

微信公众号名称:郑委老师(用公众号查找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功能-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郑委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