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积极筹建中日美三国协调机制

(2012-07-06 09:25:56)
标签:

中国

东盟地区论坛

亚太地区

军事同盟

三国

杂谈

应该积极筹建中日美三国协调机制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我们的评估是总体上稳定。但是,也有不安定的因素在上升。安全形势正在趋于复杂化。从2011年天安号事件、延坪岛事件,还有日美韩黄海军演,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海洋权益的纷争,一直到今年奥巴马政府转身亚洲,还有亚洲“再平衡政策”以及东南亚国家采取的“政经双轨政策”,导致“安全困境”这个概念在亚太地区有上升趋势。当然,我们可以通过交流、合作、建立信任措施、建立安全机制等办法来减弱安全困境。

现在亚太地区的架构,从根本上来说,一方面是冷战时期美国主导形成的双边军事同盟。美日、美韩、美菲、美澳、美泰,构成了轮辐体系。另一方面有一些合作安全的机制,比如东盟地区论坛。应该说,这两种机制都有很大的问题。双边军事同盟的问题在于它是排他性的。即便同盟,也不明确说目标是谁。而在同盟之外的国家、特别是邻国,往往把这种加强同盟的行为看作是对其的威胁。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从90年代中期到最近,美日同盟加强和调整,自然会在中国国内引起一些想法。众所周知,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就是1995年日美同盟的加强。我们当然都不愿看到这一现象。但是军事同盟体系本身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此外,合作安全当然好,东盟地区论坛当然好。但是这种合作安全机制解决不了各国有争议的问题。还有一个是东盟地区论坛讨论范围不包括东北亚问题。所以,可以看出亚太地区的这两种机制其实都是有其弊病的。

那么怎么来解决呢?美国因素是要考虑在内的。我们应该通过寻找中国、日本、美国共同的利益交汇点,来建立东亚地区的安全架构,克服既有的安全架构的缺点。可以这样设想:大国协调、中美日三边对话。这三边对话是有必要的。大国协调,听起来有些老套。但与其他两种安全架构相比有其优点。第一是排他性,如果把中国排除在日美同盟之外,中国自然会担心。另外,与东盟论坛这种合作机制相比,大国协调的成员有限、但更强有力。中日美三国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保持战略稳定,所以应在三国共同参与的情况下解决共同关系问题。

事实上,中日美三边合作是有可能性的。第一,中美日三国间有很多共同的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日本不应挑战,中国也并不想把美国排除出东亚。第二,经过冷战之后长期的磨合、对峙、甚至交锋,三国对彼此的重要利益是非常清楚的。如果都把对方看作是利益攸关方,都承认彼此是重要的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承担起重要的责任,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对对方的战略利益都表现出理解和尊重,都相应克制自己的行为,三国协调就可以成立。

应该指出,中日美三国协调并不损害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利益。因为它并不否认其他战略框架、安全机制的存在。(本文为中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7月2日在第八届东京北京论坛安保分论坛上的发言,笔者根据录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