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日本安全领域中日两国心态 |
分析东亚地域局势,首先应该看到这个地区的安全形势处于可控状态,或者说是总体缓和,局部紧张。目前,该地区的安全合作非常活跃,互动很多。此次,应该认识到这个地区形势的两大特点,是一张一弛。与朝鲜核开发有关联,这个地区有比较紧张的一面;但是,台湾海峡出现了和平稳定的和谐局面,有关国家卷入台海的危险性大幅度减少。第三,应该认识到这个地区海洋争端日益凸显。
从目前来看,中日两国之间安全领域的交流,和其他方面相比,比较滞后。但是,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同10年、20年之前相比,还是有不少进展的。特别是近10年间有很多变化,两国两军的安全领域的交流平台基本都建立起来了。防卫首脑的定期互访,包括舰队的互访也实现了。但是,同中日在经济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交流相比,显得还很不充分。同中美两国的交流相比,也不平衡。中美两国最近在安全领域的对话明显增多。
现在,中日两国的安全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正处在一个新的基点上。一方面,这跟美国的战略调整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跟两国的力量的消长有关系。力量消长以后,就有些新的变素。应该指出,从2010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以后,日本各界对中国的心态有了变化。比较缺少自信、缺少宽容。对中国的问题看得更多一点,对中国将来是不是会成为日本的威胁的忧虑更多一点。
要进一步推进两国之间的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对话,就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转变观念,就是指要彻底抛弃零和思维。这是冷战时期的思维,就是老是盯着对方,老是害怕对方超过自己,所谓“一山容不得二虎”。这种观念如果不把它彻底根除的话,不断会有新的矛盾出来。
调整心态,就是要看到两国关系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同时并起,同时崛起的局面,两强并立。以往,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强,日本弱”,但明治维新以后,变成“日本强,中国弱”的局面。目前,中日两国同时作为世界第二、第三经济实体,活跃在亚洲舞台和世界舞台上。我们彼此之间看对方的时候,中国也要调整心态,要抛弃弱国意识,或是受害者意识。中国不应该总是担心别的国家是不是在算计自己、要欺负自己,有的时候会因此做出一些过激反应的。另一方面,日本也要调整心态。从1968年以来,日本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整整维持了43年。由此,说日本也产生了一种亚洲领导者的心态,看到中国的崛起,好像总是有点不舒服。日本有一句俗语,叫做“看见邻居家建了仓库,心里就开始不舒服。”这种心态是需要调整的,要比较平和、比较客观的看待对方的问题。
如果转变了观念,调整了心态,中日两国就可以应对一些新的挑战、应对一些新的课题,共同把两国在防卫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推向新的阶段。。(本文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寄南7月2日在第八届东京北京论坛安保分论坛上的发言,笔者根据录音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