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这个东西 ……
(2009-08-22 10:53:15)
标签:
鲁迅镜子课文杂谈 |
镜子这个东西 ……
作者:知风
● 对照有时会引起尴尬,就像照镜子。干脆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倒也罢了,问题是镜子外的自称是美女,镜子里的却是黄脸婆,这便如何是好!
“撒泡尿照照”这句话虽然不雅,但也表达了对一种恬不知耻的丑恶嘴脸的怒斥,发生的场景大抵是一个丑态百出但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人正在上演不要脸的活报剧。
“撒泡尿”可以就地取材,目的是把它当镜子“照照”,也算是认识一下自己的最简单的办法。可见,镜子这东西是能还原物体的本来面目的,美丽和丑陋在镜子面前再也容不得自我感觉来臆想了。
也有对着镜子就来气的人。不管这种人在白天闭着眼睛标榜自己是何等的英俊伟岸或楚楚动人;在夜里做着春梦甚至在白床单上留下斑驳的风流业绩,但早晨醒来对着镜子的时候还是感到自惭形秽的。因为,这些人还是记得一些先人关于丑恶的说法。
这件事情确实有点难办,所有的物件中就数镜子是最触动心境的,特别和喇叭相比更显出其不合主人意志的拙劣——因为,喇叭的舌簧是随着主人的喉结颤动的,镜子则不然。
某些人很不安,不安来自镜子。一直活在自我美化、自我陶醉中的人们,在镜子面前却吃惊地发现自己身上有许多曾祖父说过的影子——比如狗,曾祖父说他那个年代有一种像狗一样的人,叫做“丧家的”“乏走狗”,对照镜子中的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屁股后面毛茸茸的大尾巴,这要怪那些房产商和垄断企业的主儿了,不知他们下了什么药,喝过几回酒后,屁股根就痒痒了,长出了狗尾巴一样的东西,连嗓门也变的像狗吠似的了。
还有,曾祖父说当时有一种很没出息的人——比如“假洋鬼子”。在镜子里对照一下自己,自觉也有点好笑,除了黄皮肤黑头发,其他的都已经不在祖宗的户口本上了,这点好像还是进步了点的,自己不是“假洋鬼子”而是真洋鬼子了。“洋鬼子”一说怎么听起来总是那么刺耳呢!
不能再照下去了,这镜子怎么像X光机似的,又像能让旧梦重现的时光隧道,竟和过去有那么多的“何其相似乃尔”!
为了维持体面,为了让人们相互不知道谁是谁,必须先砸了镜子——否则,让那些喜滋滋乔迁新居的房奴们发现自己很像镜子里的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他们还会再像阿Q那样看着小沈阳的表演笑的前合后仰吗?当然他们更容不得新的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横行街头了。镜子这东西,实在害人。
所以砸了镜子是必要的,至少可以避免对照带来的尴尬,相安无事还是我们希望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