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走势极度分化:上证50指数创新高,而创业板指数创新低。今天中午,有篇报道说,一位老股民愤愤不平地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上证50不能代表全部的A股市场!”
“你怎看?”有位做中小创股的朋友也气呼呼地问我。
一股涨,九股跌,代表一股的上证50当然不能代表全部的A股市场。然你为此愤愤不平,则就不对了,也没必要。
“嗯?”
股票既是一份资产,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们投放市场后,也将遵循市场经济的商品法则,被不同的客户(投资者)选购,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易,便落定在各自的交易区域内,形成各自的客户群(投资群体),产生“物以类聚”的相对独立的格局,这样就被市场区隔、定位而细分,形成各个不同的板块。由此可见,至少各个大类板块的运行是相对独立的。比如,就拿上证50与创业板来说吧,尽管它们长期来说大方向相同,但由于它们的活跃度差异巨大,创业板比上证50活跃得多,以致它们的波动周期相差很大,前者的周期比后者长许多,因此,它们有时重合一起上行;有时重合一起下行;有时一个上行(下行)而另一个下行(上行),现在,只不过正好处在这个阶段罢了。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吗?何须恼怒?
当初,你创业板疯狂上涨,而上证50半死不活地趴着喘气,怎么没听你愤愤不平地说“创业板不能代表A股”呢?风水轮流转,现在你盛极而衰,人家时来运转,蹭蹭蹭的往上涨,变成“漂亮50”,你却熬不得了?真是岂有此理?
其实,明白了股市板块运行的客观规律,你大可不必为眼前极度分化的行情而沮丧,因为“极度”,就预示着,至少弱势的一方“否极泰来”更加临近一步了。是不是?
“这倒是!”
“所以说啊,做股票不要心浮气躁,也不要得陇望蜀和妄自菲薄。”我说,“黎明前往往是最黑暗的,忍无可忍请再忍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