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商学院“时代浙商”(教育培训企业家或高管的教学机构)紧跟时代潮流,顺应当前热点与发展趋势,教学的使命定位是:“培养既懂实业经营,又具有先进的金融和互联网思维的投资型企业家。”为此,近期联手浙江省乃至全国多个金融领域的专家,筹建了“时代浙商金融研究中心”。时代浙商2015春季精英班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办中,将要开设11个专业课程(股票、新三板上市、大数据和工业4.0、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对冲基金、信托、期货、众筹、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等)。时代浙商竭力引导产业资本进军资本市场。
那么作为潜在学员的企业家现状是怎样的呢?窥一斑而知全豹,目前,我周围企业家们的情况大致如此:
1、他们大多数对资本市场很不了解,也就大都没有参与其中。只有一位做化学品小生意的朋友,这几年来,他一直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配置股票资产。他算比较清楚地意识到长期投资股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至于那些为数不多的参与股票或期货市场的企业家,都把证券交易视作普通商品买卖,只当作是增加了一个生意机会而已,做一把算一把,都是投机行事,全然没有投资意识。其中有两个算是比较好的,也只不过是拿出一点富裕资金托人理财罢了。
3、有一位正在积极准备上新三板,据他说,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经营水平。除此以外,他究竟有没有为了融资和获取高溢价收益,尚不知道。
4、还有一位青年企业家朋友特别有意思。我们几次讨论是否需要配置一部分资产到资本市场的问题,但最后他还是铁定地认为,应该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到多元化的实体经济上,这样回报肯定更高。
我们时代浙商精英班招生企业家学员,并且专为他们开设上面那些金融市场项目的课程,这不会遇到什么问题,绝对办得到,但能否真正实现教学“使命定位”所言,即培养出“既懂实业经营,又具有先进的金融和互联网思维的投资型企业家”,这恐怕就很难说了。窃以为,这个教学目标绝不低于世界上任何顶尖商学院的水准。要培养“投资型企业家”实质上是要彻底改变一个人固有的思维方式及习惯,而这绝非易事,通常是要落空的。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看一下巴菲特2015年致股东信中老生常谈的一段话:
“我曾经说过,我在生意上的经验对我的投资有所帮助,而我的投资经验反过来又让我成为更好的生意人。二者的经验是互通的。有一些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才能彻底领悟。”他以前是这么表述的:“我是一名(比一般商人)更好的商人,因为我是一个投资者;同时我还是一名(比一般投资者)更好的投资者,因为我是一个商人。”意思一样。
从时代浙商的教学使命看,开玩笑地说,莫非是想要批量培养出像巴菲特自我评价的这类精英吧?他们甚至比巴菲特还要强吧?因为巴菲特好像未必具有所谓的“先进的互联网思维”,他老人家可能连电脑都不怎么会摆弄呢。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未搞明白什么叫“互联网思维”。听说,在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人家根本就没有这种说法的。“互联网”属于是先进的商业及技术范畴的东西,虽然由此引伸出了一系列有关新型经济的概念,但也不能说成是一种思维吧?
由上可想而知,我们时代浙商教学的目标及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任重而道远啊!
关于上述第4点说到的那个朋友,他的愿望及认识是,把钱都用在多个实体项目上,这样回报更高。对于这个观点,我们不妨来看看巴菲特在这封致股东信中的另一段话:
“去年伯克希尔增持美国运通、可口可乐、IBM和富国银行。这四家企业的业务成熟,其管理层能力出众且注重股东利益。对于伯克希尔来说,我们宁可去参股一家伟大的企业,也不愿意去绝对控股一家泛泛之辈。所谓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我们在资本配置方面的灵活性,即我们愿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不直接控制的企业中,这使得我们与某些企业相比具有了强大的优势,因为那些企业只愿意投资于能直接经营的产业,从而捆住了自己的手脚。我们对直接经营和财务投资的灵活姿态为资金的妥善使用加上了双保险。”
看到了吧?这也就是说,你想要得到某个好项目,并不一定要自己去直接投资建立,只需购买具有这种项目的好公司的股票即可,因为多元化的投资未必比多元化的实体经营来得差。巴菲特很早就深谙此道,并用一生来践行。再来看看如今我国不少投资大佬,他们也都收缩了一级股权投资,就是因为考虑到风险太大,进去容易,拔出来难,一旦情况不好,陷在里面逃都逃不了。
愿望与现实要相适应才行,才有实际意义。
其实,说来说去,无非主要是在说本人去年7月16日小文讲过的“传统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型”的问题:
随聊“企业家转型”的问题
这两天,想到了“传统企业家转型”的问题,在此随聊一下这个问题。
过去三十多年来,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方式推动,走到今天,很多都消耗得差不多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打破了以前许多“规则”,让很多习惯于传统经营方式的企业家不知所措。他们虽然深感时代变了,方法需要改变,但却找不着方向,摸不到方法。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深层次讲,根本结症在于原来的思维习惯和落后的经营理念没有转变。20多年来,我接触过许许多多企业家,说是企业家,其实也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老板吧,他们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根深蒂固、顽固不化的观念:把所有的投入(包括时间)一概当作是成本。于是乎,他们几乎只关心赚钱,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年头,搞企业、办公司、做生意越来越艰难,于是不少企业家“转型、转型”地嚷着四处寻找突破口或增长点,说是要与时俱进,要跟上互联网时代步伐,要做“跨界营销”,说这是个大趋势。然而,细看一下,发觉他们所做的都只不过是“扩大经营项目”而已,其中许多都是“站在此山望那山高”的跟风罢了;看他们目标变来变去,但方式方法依旧没变,却都自以为是转型了呢。
现在各个领域互相渗透,边界日益模糊,这确实是“跨界营销”所致。但“跨界营销”并不是说,外行都可随随便便地直接去做任何行当,因为现在早已不是粗放时期了,每个领域、每种行当更须要由内行专家来做才行。跨界者(企业家)其实只是个投资者。这样的成功事例有许多,比如,稻盛和夫、李嘉诚、王永庆、巴菲特、马云,等等。
说到这,我们或许明白“转型”的含义是什么了吧?那就是“传统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型”,而转型最最根本的是须要形成投资思维。然而,就我长年以来所接触过的企业家来说,迄今没有一个真正具有这种思维的。只见他们忙忙碌碌地在穿新鞋走老路。他们把投入仍然全当成本,怎么也不能认作是投资,于是乎,要他们去投资,始终跳不出原来的“习惯圈子”,一旦跳出来,立马觉得一片茫然,就不会做了。比如,就拿股票投资来说吧,2007年疯牛时期,我周围许多企业家都纷纷涉入股市,但如今呢,又都全部出局了。至于少数几个账户里留下了一点残余股票,那也远远算不上是什么投资。这个现象说明,他们无一具有投资思维以及投资理念。他们沿袭原有的习惯思维,把股票投资只当作普通生意来做的。你若与他们谈股,他们便要你回答两个确定性问题:1、回报率能够达到多少?2、需要多长时间?我的妈呀,这样思考问题还能谈什么投资?他们把投入的资金与时间都看作为成本,以致只能投机,捞一把算一把,而结果呢,折腾了一阵子,大都亏损出局。
对于其他实体投资,情况也一样。比如,一位由贩布起家的成功企业家,最后涉足房地产业,前阵子由于资金链绷断,一夜倒闭!其他企业家朋友谈及此事,都无不惋惜地认为,他搞房地产是好的,只是没有抓紧时间,只要再加快两个月,便可化险为夷而成功了!另有一位朋友,他也是布贩子出身,经营非常成功,后来投资印染厂,最后失败,把印染厂卖掉了。他说,如果当时有500万流动资金能够接上的话,也就不会垮掉了。
显而易见,这些企业家对投资缺乏最最起码的认识。投资需要对投资项目的未来预期收益及相应风险作评估,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所投项目究竟有没有价值?此时投入有没有风险?是不是扛得住?“只要再加快两个月”,“如果当时流动资金能够接上的话”,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无济于事。就像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你说“如果逃到头等舱就好了”,这有用吗?房地产业已经热得滚烫滚烫,你去接棒,哪怕你速度再快,就能保证安全无险了吗?纺织印染行业进入了强力洗牌时期,而你毫无核心竞争优势,哪怕再多给你一点流动资金,你就能创出良好局面了吗?什么“如果……”,扯淡!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现在,许多传统行业日子难过,很多企业家都在寻找新的增长点,试图突围。而当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圈子,涉入新的领域时,应该怎么对待呢?投资控股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具体经营让内行专家去做。投资股票的本质也一样,因为股票是企业的股份。这样,投资就并非一定需要选择自己拿手的行业了。
当前,须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产出效率,从而提升整个经济体价值,这个过程必将促使企业家向投资家转化,使企业家实现自身的新格局,提升自身的新价值,这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例如,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港台地区,企业互相参股是家常便饭之事。
还有,只是依靠传统融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股权转让交易或许是个好办法。“新三板”就是在这类需求大背景下,即将呼之欲出,这也正是出于这个道理和原因。
传统企业家要使自己真正转型,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是一个好的商人,同时又是一个好的投资者。
我有一位小型公司的企业家朋友,迄今为止,投资股票只不过经历了4年,目前也只是略有浮亏,然他越来越感到投入的资金和时间亏得厉害,越来越觉得非常划不来,越来越认为股票投资是个很失败的项目,非常郁闷!遂对股市失去兴趣和信心!显然,他也是把资金和时间当作了成本,而非投资,潜意识里仍把股票投资认作是一桩普通生意而已。我本来满心以为,他是我周围唯一能够转型成功的企业家呢,想不到他还是迈不过“最后一步”,也出局了!没办法!
亚当·斯密指出:“我们身处某种范式中时,我们很难想像任何其它的范式。”真是一语中的!人的习惯思维和固有观念确实是很难改变的!
不过,请尽管放心!等到什么时候疯牛来到,届时,又可见到他们个个眼睛血红,脸色碧绿,胆大无畏,勇气十足,纷纷冲入股海,最终“转型”成为“投资家”的呵!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