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胎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2010-03-15 01:37:06)
标签:

胎教

京剧

田田

福田心田

育儿

分类: 教育心得

   图/文  福田心田

 

   胎教这件事,我想,以现今教育理论发达的程度,大半准妈妈在漫长的十个月中或多或少总会教过一阵子的,但像我这样神神道道、一丝不苟胎教的人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可算作凤毛麟角。因为要达到我这个程度,天时、地利、人痴实在是缺一不可。

    怀田田的时候,正赶上非典,学生停课,我也只好停工在家。那时候,我住在离颐和园步行只要5分钟的一个机关大院里,春光正浓,人却整日呆在家中,每天的生活除去听素琴、阅金经,看看11频道的京戏外,真是百无聊赖。因为到底还是上惯了课,没有学生可教怪无趣的。忽有一天,读了一本有关胎教的书,顿时眼前一亮,原来学生就在鼻尖底下,于是乎,计划周密的胎教就正式开始了。

   不必说苦心孤诣地按照一定的尺寸裁制字卡、拼音卡,也不必说用各种颜色书写数字、绘制几何图,你只要想像一下一个女子手握一卷颐和园故事集,每天沿着长廊指点着头顶一幅幅的彩绘,绘声绘色讲故事的情形,就知道当时的胎教痴魔已经达到何种程度,然而那时,自己可是一点都不觉得的。记得有一天,我又如此这般沿着颐和园长廊走的时候,听到旁边有人说“瞧,义务导游。”“哪儿啊,肯定是实习导游一个人练词儿呢。”我当时心里是多么替这些人悲哀“唉,连胎教都不懂”。然而,如今想起来,真好比酒醒之后,想起了当初的醉态,自己也是忍俊不禁,才知道母爱有时候能让人魔怔的。

   在非典的五月、六月、七月间,胎教成了最大的任务,卡片一叠叠堆起来,只怕已经到了小学毕业的程度,数字也一天天教下去,别说加减乘除,连sin cos只怕都教了一遍(难为我那点数学底子啊)。自然,胎教也有课间休息的时候,那时节,我就照样听素琴、阅金经,看11频道的《四郎探母》《锁麟囊》。

   然后,这个胎教了数月的宝宝就降生在人间,和任何其他婴儿别无两样。我并不失望,相信这个天鹅蛋总有噼啪裂开,吓人一跳的时候。然而,随着田田一天天长大,竟然完全没有迹象。

   那些字、那些词,那些数、那些图不用说,跟田田,是谁都不认识谁。然而,我还是抱定希望,不管怎样颐和园那些画应该有些依稀的记忆吧。那时候我们搬了家,离颐和园比较远了,孩子又小,没有机会验证。终于有一天,大概田田已经两岁多了,出门坐了游船过去,进得园门,直奔知春亭,带到长廊边,指着那幅讲了又讲的《岳母刺字》让田田看,一边细细观察她的表情,然而,全没有故友重逢的惊喜,只是一味的漫然,漫然,一派无辜的漫然!那一刻,是我对于胎教神话画上句号的一刻。唉,想什么呢?如果你潜在游泳池里,外边给你讲三国,你倒能听到几分,更何况是懵懂的婴儿,更何况还在肚子里。因此,后来偶尔奶奶和田田说起“你妈妈给你胎教”这笑话,我嘴上虽然不说,心里是承认,真正的好笑。

 

 

胎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不过,管它呢,反正不胎教又怎样,时间还不是耗掉,全当是一种消遣好了。没有收获,至少也没有损失不是?

     就在我已经在心里彻底否定胎教效果的时候,田田却显出了一些异秉。首先是对于巴赫管弦乐组曲的依赖,(这是在月子里就已经表现出来的,可惜当时我太过劳累,完全没有留意,)而这些曲子,尤其是第14支,正是我的所最爱听的“素琴”;然后就是对于京剧的痴迷,田田大一些,最喜欢看的就是11频道,小小的她能和我津津有味地看完一出《锁麟囊》,走到哪里,如果人家电视开着,她准说“可以看11频道”吗?当然那时候,喜洋洋和灰太郎还没有出山。不久前,山东京剧团来京都演出,田田像个老戏迷一样在台下安安静静看完2个小时,人家以为她“乖”,哪里知道她竟是“迷”。

 胎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田田对于佛经的喜爱,我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田田的佛缘》,现在想来,是否和我阅的金经有关。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么一想,这个胎教不但有用,而且到了不可不慎的地步。因为你无意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很可能就给孩子种下了日后萌芽的种子。因果不爽,如是如是。

    所以,只要准备做母亲,就要好好审视自己的言行,胎教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相关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