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9年高考状元向患癌母亲道歉耐人寻味

分类: 社会人文 |

曾经父母的骄傲,如今父母的伤痛,新闻中所谓儿子的歉意,其实我仍然没有看懂,时至今日,父母因的到失联9年的儿子十分兴奋,但儿子竟然是一句“不知道妈妈病重,觉得很对不起-----,等处理完手头工作后,将会尽快赶来上海看望母亲------”。这就是所谓的歉意,9年不与父母联系,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亲情何在?试问世上有这样的亲情吗?也许身为当年高考状元的学子,之后在社会上混得也许并不如人意,或许也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出来,得出“无脸见父母”或无脸见江父老之类,但作为普通的人,不可能整整9年时间不与父母联系,这已经不止是奇葩,而是情感麻木,甚至丧失亲情。
据说此所谓高考状元“性格内向”,但能够9年不与父母联系,这“内向”也足够离谱了,耐人寻味的是,时至今日已经成为社会新闻头条的状元,其父亲为了能让母亲见到儿子,还在结记者关于儿子现状的情况表示“现在还不方便问,怕他受刺激------”。谨小慎微的父母,真的令人感叹,身为父母,整天想的还是子女的难处,但作为曾经令父母骄傲的高考状元儿子,却似乎让人看不到任何亲情。父亲都不敢知道儿子在西安到底在从事何种工作,换联9年的儿子明知母亲癌症晚期的时日不多,且思儿心切,仍然冷漠的回复“等处理完手头工作后,将会尽快赶来上海看望母亲”。情何以堪?
父母似乎永远都能够理解子女的举动,哪怕是明摆着的不可思议。父亲杨崇生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是9月2日到上海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儿子的电话。
“到上海之后,感觉事情就顺了起来,我想这是老天的安排吧。”谈到这里,杨崇生充满了喜悦之情,他告诉记者,妻子知道失联多年的儿子打来电话后非常高兴,心情一下子就开朗了。显然父母永远都会理解或谅解子女的任何行为,并不会因为他们混得好或不好而责怪,这就是亲情。很难理解的是作为儿子,9年不与父母联系,说再多理由都没有意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所以所谓的道歉,我真看不出有多少诚意,9年时间“失联”,已经足够证明其亲情之淡漠,警方介入找到他,才装模作样的“等处理完手头工作后,将会尽快赶来上海看望母亲”,父母喜极而泣,殊不知这种情感实在太不对等,曾经的高考状元,情商之低劣可见一斑。一个缺乏基本亲情观念的人,现在说什么歉意,父母也不敢问其工作,也看不出有多少让人释怀的内容。
应试教育体制下所谓的状元,往往只是分数而已,社会意义其实不过如此。
前一篇:大学新生报到有家长陪送乃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