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建成9年耗资8亿的足球场何以8秒就炸掉了?

标签:
沈阳绿岛体育场馆社会资源企业投资杂谈 |
分类: 时评 |

9年、8亿、8秒,这三个数字被新闻报导的背景连在一起的时候,确实让人错愕。就算这不是政府投资,如此劳民伤财式的浪费难道不值得反思吗?都说中国人的建筑只有三四十年的寿命,但从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的“建了拆、拆了建”的现实来看,恐怕说三四十年寿命都是夸张了,就象沈阳这个绿岛室内体育场,仅仅存在了九年的时间,还没有举办过任何一场正式比赛,就寿终正寝了。而且正如人们的想象,对于这一建一拆460亩地未来的用途,当地官员坦言,由于毗邻沈阳国际会展中心,这个地块的招商方向将是服务于商务会展的餐饮、住宿和写字楼。其实毫无疑义也就是作商业开发了。
据说是因为这个花了八个亿建起来的足球场之所以被闲置是因为其室内场地采用的人造草皮不被认可,所以一次正式的足球赛也没有举办过,甚至连辽宁队训练都没有用过,真不知道这项并不算少的投资当年是如何通过政府审批的?就算是企业投资,但政府的规划审批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企业投资也好,政府投入也罢,在公众看来,都是劳民伤财,浪费的都是钱、人力物力等等,至少在当地老百姓眼里,这也是绝对让人疑惑不解甚至典型败家的事。
建成9年、耗资8亿的工程就在这8秒的一声轰隆中成了废墟垃圾,这一建一拆,显然就已经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这似乎还不仅仅只是劳民伤财的败家浪费,更有政府对这类涉及公共事业的工程建设在规划审批上极端不严肃,至少是不负责任。九年前批准人家建,九年后同样又爽快的批准再拆掉,让人以为当今的政府对于拆迁有瘾了,动辄将一些建成不久的新建筑炸掉重建,美其名曰“是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但带来的社会资源浪费以及社会的观感却相当的负面。
类似短命建筑其实在中国各大小城市并不鲜见,有的是因为当初规划不合理必须拆掉重新布局,有的则是纯粹改变用途作商业开发,甚至比如最近曝光的四川地震灾区一所香港爱心捐资建造的中学,在这短短四年都不能幸免,都让位于所谓的商业开发,可见地方政府唯利是图有时已经到了近乎痴迷甚至疯狂的地步。在这种奇怪的思维和逻辑指导下,中国的城市建筑似乎也上已经没有了传统的人文气息,相比于欧美国家不处不在的历史悠久的城堡旧街,中国的城市扩张尽管日新月异,但早已经丧失了城市灵魂,丧失了人文风气。
其实谁都清楚,热衷于“建了拆、拆了建”的背景无非是利益的驱动,但社会资源的浪费,城市景观的破坏却显而易见;就比如沈阳这个仅花8秒就炸掉的8亿体育场馆工程,好高骛远,气势诙宏,却并没有起到立项时想象的使用功能,但相反据报导说,绿岛及周边设施爆破拆除,让沈阳草根足球界痛心不已,因为虽然绿岛室内体育场不能承办正式比赛,但其外场有15块正规草皮球场,这是沈阳草根足球的乐园,每周六、周日,一场难求。随着绿岛的拆除,15块外场也一并消失。也就是说本来群众体育设施就缺乏,可这些大型的体育设施往往并不能真正解决全民运动存在的问题,即使是顺便给群众带来的一点体育场地好处,也随着一声爆炸灰飞烟灭,真不知道那些热衷于建设动辄“世界XX”的大型体育场馆的人,到底是如何看待全民体育运动的;或许在他们眼里,所谓的体育,就是奖牌,就是冠军,一切都是为那少之又少的冠军服务的,一切都成了举国体制下的思维方式。
8亿元的投入打了水漂,8秒钟内倒下来的也绝不仅仅只是这座新建的体育场馆,而是观念,是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