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的腊月24,也就是过小年,据说源于灶王爷这个家里的神,谁在一年里做了什么事,他都要向玉皇大帝报告,而中国人过小年的目的是为了在灶王爷回西天见玉皇大帝汇报前为了让他多说好话或不说话而尽力的祭些好吃好喝甚至在灶王爷嘴上抹糖,好让他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呵呵,虽然凡人们的目的是为了来年有好日子过,但足以证明过小年就是凡人们贿赂灶王爷,可见中国人的贿赂文化是如此的源远流长并扎根民间、深入人心。言归正传,但好象我们南方人大多数并不太在意这个所谓的小年,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但实在不如北方来得隆重和重视,似乎只是让人感觉到春节的脚步声临近,该是放松紧张的工作进入过年心境的时候了;当然入夜后也不时传来稀稀拉拉的鞭炮声,加上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的热闹喧嚣,还是让人感到了一种过年的气氛。
说起来,时间过得太快,又要过年了,反正稀里糊涂的过了40多个年,其实想想好象年年都是父母辛苦操办的过年,即使自己成家后也似乎没有想过要在过年前置办年货,子女几个的年夜饭从来都是在父母家吃的,四十不惑之人了居然天经地义的以为春节去父母家团聚吃年夜饭就是过年,想想也好笑,自己的儿子都17岁了,过年都是在父母或岳父母家过的,年夜饭都没有亲自弄过一回,居然如今父母都七老八十的老人了,依然年复一年的为了春节的全家团聚辛苦的准备,当然父母们也天经地义的认为儿女们必然在春节这一刻在回到他们身边。亲人团聚,或许这才是过年真正的意义所在,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再远的路程儿女们也会汇入人海茫茫的春运大潮,克服一切千辛万苦回到自己的根之所在,春节似乎是专门为天下的父母们准备的。
朋友同事们经常开玩笑,一到春节,就变成了儿女后辈们集体去父母家蹭饭的日子,一吃就是好几天,老父母们很高兴,但也实在是辛苦,“张罗了一桌好饭”的背后是父母们的期盼与艰辛,父母在,让人感到一种幸福,一种依赖和归宿,期盼年年都有儿女们过年“蹭饭”的热闹去处。
要说过年的感想,还真就一言难尽;小时候盼过年是因为过年有好吃的,那时候大家都穷,虽然现在过年还是围绕一个“吃”字,但与我们小时候已经是完全两回事了;现在盼过年,一是可以全家与父母团聚,二是能有一个长假;不过说起这个春节长假,其实实在难以与“休闲”联系起来,不用说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为了回家的付出的艰辛,在家的,包括要清扫卫生、置办年货的人们,基本上都会在年三十前累得够呛;偶本人虽然43年来年复一年的在父母家过年“蹭饭”,但也感觉越来越不轻松,不说经常要陪老婆上街“扫货逛街”的头痛,仅仅过年前一个月应付形形色色的因公因私会餐喝酒应酬就已经“酒精考验”、“筋疲力尽”了,即使想出门“休闲”一下,但看到满大街人蒿蒿的汹涌人群,那纯粹是自找麻烦,所以说过年绝对不是一个休闲的日子,劳心劳力劳神,但春节也绝对是中国人最神圣的日子,因为春节承载了中国人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所有过年的辛劳和付出。都是为了下一次的过年有一个更好的光景。
我还是期盼过年,相信所有中国人、华人,都会义无反顾的期盼过年这个传统而重要的日子,看看那些奔波在路上归心似箭的游子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在家的、或在外地的子女们都成群结队的在春节时刻会聚在父母身边,春节就是中国人亲情团聚的一个归宿,一个图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