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政的“衙门”养肥了堵门牟利的“黄牛”
(2011-01-10 10:02:15)
标签:
杂谈 |
重庆南岸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出台了新规,每天只限办理结婚与离婚各三十对。结果供不应求,以至于“黄牛党”藉此发现了商机,占位卖给需要办证的人们,一个位子100元。对于为何限量办证,登记处工作人员解释说是之前敞开办理时,人们在办证大厅里总是不排队甚至吵闹。(东方卫视1月3日报道)
回家过年、佳节姻缘都是美好的事情,但“黄牛党”却常常横亘其间,让这些美好的事情多了坎坷,多了代价。钻空子的“黄牛”们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漏洞,并侧身而入牟利。这不,就在婚姻登记处门口做起了“生意”。虽然“黄牛”可恨,但就此而将愤懑对准他们,无疑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黄牛”生存环境的营造者,无疑更值得被问责。
春运的“黄牛”产生于回家的人与车票不足之间的矛盾,这种短缺造就了票贩子在全国各地的出现。这种状况形成虽然与交通部门努力不够有关,却也受制于客观条件,情有可原。而“黄牛”不去其他地方,独爱南岸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恐怕是无法用普遍困境来解释的,只能说该婚姻登记处太过特别,如此适合“黄牛”们的生存。
将服务群众的大门变成“黄牛”乐园的,就是南岸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懒惰与自利。先不说限制办理离婚结婚是否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仅就措施本身就存在各种的漏洞,如每天60对结婚离婚办理的限量是否符合需要,一刀切的措施能否在特殊时期有弹性?等等。从人们连夜排队的情况来看,这一措施完全没有任何的积极意义,仅仅是规定工作人员的每日工作的上限,过限不办。如此,才有了办证人员的清闲与门口排队的热闹。
如此不堪的懒政措施,工作人员的解释却冠冕堂皇,责任全在办证人的素质身上,“他们不排队、吵闹”。婚姻登记处是如此委屈,以至于忍辱负重,限量措施摇身一变成了锻炼公民素质的“演练场”。但作为公务机关,肩负了纳税人的嘱托,在完成公务行为之外,也有义务忍受民众“吵闹”这些鸡毛蒜皮。民众不让其顺心,就让民众不方便,如此放弃责任的做法太过矫情。
可以说,懒政的婚姻登记处才养肥了堵门牟利的“黄牛”。对于如何解决“黄牛”问题,登记处想到的却是通过警察来打击“黄牛”。可见,懒政思维之下就难有针对自身的反思,从自身不足进行改进。在限量不变的前提下,“黄牛”就不会退场,而警方的打击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就像是一个“钓鱼执法”的陷阱,登记处的措施造就了违法行为前赴后继的情状。
从行政部门自身利益出发,必然就会倾轧民众的利益。限量的自利措施造成了一个不道德的怪循环,黄牛党从民众身上谋得了非法的利益,却也面临着法律的制裁,唯一得利的就是懒惰的行政部门本身。制造陷阱,并引诱违法登记处的限量措施从根本上就违背了行政伦理。
法制日报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10109/Articel03003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