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致屯烟的两难与增税治理法的有限
(2011-01-10 16:16:23)
标签:
公共场所禁烟烟草税囤积治理杂谈 |
随着我国开始兑现公共场合全面禁烟的承诺,一系列辅助禁烟的措施也将逐渐颁布。日前,国家税务局官员表示目前正在制订新的烟草税调整方案,今年有望出台。对此,一些烟民已经展开囤烟行动,香烟经销商也抓紧机会开始囤积货源。(山东商报1月10日报道)
虽然烟草税的调整方案还尚未定型,但民间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对冲调整带来的变动。价格上涨的预期转化为囤积行为,法未动而人已躁动。商家的囤积在于等待调整之后,烟草价格上涨带来多重利润,以法规变动谋求利益最大化,而普通烟民则在于“储粮过冬”,减少日常开销罢了。看来税负调整带来的动静着实不小,对烟草消费行情已然构成冲击效应。
虽然烟草生产消费领域已被动员起来,但如果将此归为禁烟的阶段性成果,无疑有些过度乐观。据调查,有九成民众支持公共场合禁烟,民心所在也为禁烟推行有加分。这时候烟草加税,价格上扬,虽然会抑制消费,但移风易俗却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在全面禁烟开始的1月9日,记者走访海口市内部分网吧、商场和车站等公众场所发现,多数市民和单位对控烟日知晓率不高,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屡见不鲜。全国其他城市展现出来的面貌,都大同小异,禁烟任重道远。
由此可见,烟草税的上调并协助禁烟的“灵丹妙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税的预期还带来禁烟的困难。在“鞋子落下”之前,烟草销售消费必然会掀起一个“黎明前的疯狂”,造就烟草市场的一个“小阳春”,政策制定到执行的时间差越久,烟草行业获利就会越多。囤积行为对于烟草税作用的对冲,实际上也消弱了其禁烟的实际意义。
所以,禁烟却带来烟草囤积虽然如同一个两难问题,实际上却在于烟草税跟公共场合禁烟的关系并不大。加税带来提价针对的是抑制消费的问题,却并非公共场合禁烟本身。公共场合禁烟的厉行,还是要加强相关场所的管理于禁烟制度的执行。就算是广泛意义上的禁烟,也不能就是烟草税一加了之,而需要结合健康保健宣传等方面的努力。
烟草税喧嚣让人看到而下的行政治理中,已然形成了一种增税治理法的路径依赖,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增加税收。比如,倡导节能减排就开始想要征收“绿税”,治理城市堵车难题就想到了收费治堵等,不一而足。牵动烟草生产消费的烟草税,如果不能与其他措施合力推动禁烟,恐怕也会沦为增税治理的一种。这种税负增加,虽然初衷是为了增进共同的福利,结果却往往成了政府增收的一种手段。
对于税负手段的迷信,是行政部门偷懒的一种方式,其将复杂的治理问题简化为一道税收加减题。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得治理效果堪忧,还容易造成对于市场和社会的折腾。闻风而动的屯烟行为,以及由此形成的价格波动反复,不过是细碎的表征之一。对于禁烟的终极目的,增税治理的效果也是极端有限的。
城市晚报 新闻时评A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