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黄山复旦大学警察张宁海纳税人服务牺牲杂谈 |
12月12日,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在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时迷路,景区民警张宁海在营救行动中不幸坠崖遇难。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18人被困地方是黄山最险峻的山路之一,属未经开发的区域,当地曾明令禁止私自探险,但这批学生还是擅自进入。(广州日报12月15日报道)
人心脆弱之下,最不愿见就是流血牺牲,这种牺牲可以名正言顺地发生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难,但作为驴友丛林历险求刺激的一个插曲则难以让人接受。随着事故披露的消息越来越多,网络上潮涌波动,先是人们质疑学生们没有野外生存技巧就去探险过于轻率,接着“逃票说”应运而生,对学生责备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网络爆出18名驴友在获救之后没有去看望牺牲者的家人而是直接回了上海,并说“警察就是该为纳税人服务”。冷漠的态度刺痛人们的神经,对牺牲警察痛惜积聚成怨望,并逐渐变对被救生者的声讨。于是,有人觉得这是“故意”选择乘着雨雪天气去探险,有网友直接喊出了“救他们干嘛”的声音,认为救这些“自作孽让他人牺牲”的人不值得。
年轻的生命陨落夹带着被救者的道德冷漠,本就容易激发人们心中的道德感,更何况驴友中多数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更添了一些“精英沦落”的喟叹,这些对比落差充分地动员了人们心中的批判热情。不可否认,这些驴友行为的轻率对于他人造成了困扰,并诱发了整个事件。而且从人情事理上来说,感恩缺失并在营救者尸骨未寒之际抛出“服务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表现。但,就此论证救人的不必要性,无疑也是一种要不得的气话。
诚然,此次营救并非不可抗拒灾难引起的。但驴友们当时所处的危险并非捏造,如果没有救援的话,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免不了发生意外。作为当地警方而言,及时出警做出搜救行为是及时而且正确的。至于,对于驴友们冷漠态度的批判,也容易忽略一个前提,就是他们也刚刚从险恶的环境里死里逃生,需要获得心理辅导与帮助,惊魂未定之下难以立即做出感恩行为,说话也不一定都出于清晰的理性。
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驴友们的责任肯定要追求,譬如是否逃票或者擅入危险禁区。而且,民警落下山崖殒命也存在一定偶然性。但就因被救者的表现,就气愤地否定救人的必要性,无疑是种矫枉过正的做法。这不仅会曲解警方救人的职责,而且也消解了牺牲民警救人的意义。他为这些身处险境的人伸出了搭救之手,是出于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敬业,并不在于这些人是否能随时随地表现出崇高的道德。
所以,面对人死的伤痛,纵然要去追问,但也不可都由着情绪。毕竟,生命是最为珍贵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挽救。虽然,在知恩图报的文化氛围中,人们的道德热情包含了向好的愿望。却也不能以被救者的冷漠论证救人的不必要性,虽然这能够对冷漠施加压力,却是一种伤害式的布道,其内在也是违反人性要求的。
成都商报 岷江时评第14版
http://e.chengdu.cn/html/2010-12/16/content_200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