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对弱势感蔓延在于权利的“篱笆”没扎牢

(2010-12-05 19:49:36)
标签:

白岩松

西安晚报

官员

弱势

幸福了吗

杂谈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 (主要为高校、科研、文化机构职员)受访者达55.4%;而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也达到了45.1%。其中,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则高达七成。当前,中国持续快速发展,国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腰板越来越硬了,可心灵却越来越“脆弱”了。(西安晚报125日报道)

 

中产、官员等精英群体跑出来“诉哀情”,总难免给人有钱阔佬叫穷之感,如是“低调的炫耀”,假惺惺又倒胃口。诚然,中产阶级会有加班的要求,工作要求苛刻,而官员也有着绩效考核的鞭策与“写日记被曝光”的风险。但在另一维度,他们手中却掌握着社会资源,是而下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信心与勇气也关乎社会的活性与发展。所以,这一句“脆弱”喊得并不轻巧。

 

如此,背离常情的社会心态已然受到思考者们的关注。白岩松在新书《幸福了吗》序言中就写道: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这清晰呈现了一种割裂的场景,个人在当下社会中呈现出双重性格,勤恳的背后又违背了伦理,一半光明一般灰暗。但对于这些命题,白岩松只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不平静就不会幸福”。

 

类似心理归因的方法,虽然能够犹如心灵鸡汤一般带来慰藉,却存在着智力上的讨巧。如同,将中产、官员等精英群体的归因于“心灵脆弱”,无疑是种虚化的解读,遮蔽了普遍心理背后潜藏的社会肌理。

 

在这个城管无敌、强拆有理等权力凶猛事件成家常便饭的时代中,传统弱势群体无可藏匿是毋庸置疑的。但中产阶级和官员群体,在面对上级时却也是没有博弈权的,他们也不能决定自己工作的方式,不能抗拒不合理的要求,自然受到损害也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此,整个社会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你在这一个环节强势,到了下一个环节可能是弱势,每个人都感到压抑却不得解脱,这就是相对弱势感的产生。

 

可以说,相对弱势感在各个群体身上表现不同,但根子上的原因却是一样的,都源自权利的匮乏。权利的丧失,使得每个人无法确定自己的自由空间,如同没有一道“篱笆”来划定个人与外界的界限。权利的“篱笆”没扎牢靠,这不仅使得个人无法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容易去侵害他人的权益,相互之间掐着脖子,越来越紧,却又不能放手。这就能解释一些官员“一半光明一般灰暗”的分裂行为,没有厘清个人权利界限的行为,难免陷入灰色叙事之中。

 

权利“篱笆”没扎牢的危害并不仅止是相对弱势感蔓延使得人们无法喘息。还在于频繁的相互越界,使得人们之间猜疑与怨望越积越深,以至于群体间不信任与对抗。如此,人们的安全感越来越少,焦虑也就会越来越重。所以,权利能否得到普遍尊重与信守,为人、组织和社会之间划出清晰界线并连缀成网,才是消解这种弱势感与紧张的正途。因为,权利不只是个人幸福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的安全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