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务日记”考核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010-11-22 21:50:37)
标签:

泰州

日记

机关单位

监督

雷磊

杂谈

2010年,江苏泰州海陵区在36个实权部门选择105名科长进行“追踪”评议,105人在规定的日记本上,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分管领导每周要对他们的“日记”进行“面批”,区作风办定期抽查。几个月下来,有人记下厚厚一本日记被表扬,但也有5名干部因记日记不认真被诫勉谈话。(扬子晚报 1122报道)

 

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就成了民心所求,任何有助于规范限制权力使用的制度措施,都容易得到舆论的支持。这其中,可以窥见社会对于权力运用的警惕,也可以觉察到掌握权力的机关单位逐渐对于这种期望的吸纳,并在规则中做出安排。但现实中,刚性监督如法律纲纪却每每执行乏力,以致坊间质疑怨望颇多。于是,机关系统内部监督措施就常常推陈出新,噱头是有的,效果是雷人的。

 

自我督察考核向来都是如左右监督右手,观赏价值大于实际效果。江苏泰州的“服务日记”也可谓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就必要性来说,如果机关单位的法纪督察到位,同时绩效考核严格执行,其实并不需要这样一个让干部写“服务日记”的方式让大家发挥文学写作余热。这其中,难免一些人为了让领导满意,从而毫不犹豫地使用想象、夸张、虚构等笔法。如此,上级更多是作为一个读者,而不是一个严肃公正的审核者。

 

另外,对于勤恳的公务人员而言,日记无疑是一种的额外的负担,增加了工作量。勤劳的公务人员可能更多忙于工作,便无暇顾及日记写作,而清闲者反而记日记更为出色。如此考核,实际的效果可能与预期目标南辕北辙。再有,就“服务日记”制度执行来说,以对日记认真程度定赏罚,实际上是对日记的审核,而非是公务人员行政行为本身。

 

其实,类似与“服务日记”的考察方式,并非孤例。前一阵,四川彭山县为更好地学习廉政,在全县范围开展的“手抄《廉政准则》”,核对笔迹并与年底考核挂钩。于是一些党政机关干部下班后,不喝茶不打牌,改练书法了。而湖南邵阳县日前也出台新规,干部提拔公示期间,家长和配偶要分别介绍其家庭道德表现情况,出具家庭道德鉴定书,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价。于是,夫君升官去,妾身写进章,和气一团,皆大欢喜。

 

可见,自我监督已成机关单位自我标榜的一种路径依赖。其特征就是,在严格的法纪考核外经营新的考核方式,以图塑造出严于律己的形象。监督形式必须严格遵守“实际伤害原则”,即以不产生实际监督效果,伤害到本部门及内部人员的实际利益为准绳。所以,才有了各个地方在自我监督上涌现出不竭创意,却也因为规避了寻常路径,而常常产生雷人的喜剧效果。

 

“服务日记”延续了这一权力内部的监督的法则,落入了花瓶制度的窠臼。这种以监督为名,想方设法地自我审查考核,却避重就轻般绕过了刚性的规则,将一个满是漏洞的方法当“香饽饽”。这并非是规则制定者的智力问题,而是世俗考之后的权宜之计。看似光鲜闪耀的新方法,实际上仅是博君一笑,却让监督本来的价值期许鸡飞蛋打。

湖南日报  3版 三湘时评  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0-11/23/content_276195.htm

楚天都市报 A8版  楚天时评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1123/ctdsb1234941.html

长春日报 2版             http://ccrb.1news.cc/html/2010-11/23/content_10947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