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火灾防控体系需要“无缝对接”

(2010-11-18 21:10:05)
标签:

杂谈

天干物燥,打开报纸便是火灾新闻,伤亡损毁令人揪心。1113日,正在修缮中的清华大学百年建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学堂突发大火。之后,上海静安区特大火灾致53人死亡,70余人受伤。余烬刚灭,1116日晚长沙岳麓区银盆岭也发生一起火灾,独自在家的九岁小孩被困火海,消防车因为过道太窄无法进去营救,最后小孩身亡。

 

不及详述,这些火灾如同淋漓鲜血般的伤口,生命面对灾难的脆弱和痛苦直抵人心。火灾频发,虽有偶然因素诱发,但祸患常积于忽微,却也让人窥见城市消防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何有效地降低灾患的发生率,正成为城市管理的一个急迫课题。水火无形无情,防控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构建高效的防控体系势在必然。

 

有效的城市火灾防控体系需要以建筑为单位,将施工管理、消防意识技能培养和消防资源整合“无缝对接”,如此方有可能实现火灾发生率的消减。就建筑施工隐患而言,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就指出,火灾源于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广泛存在的转包现状,稀释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规定。而且,建筑场地忙乱庞杂,建材多是易燃物,常常顾不得火灾防范。如此“天时地利”齐备,使得工地成为火灾眷顾之地。

 

防灾减灾关键在人,城市建筑防火则体现在对人们防火意识与技能的培养上。其实,清华学堂发生火灾前几天,就曾举行过消防演习。但当时只有一辆消防车到来,做了做样子便离去了。虽然“防火人人有责”的调子很高,但当下城市消防演练多陷入走过场的窠臼之中,人们防灾减灾技能没有得到真正培养。如此,缺乏消防意识技能的市民,怎么能在灾难降临时成为“消防战士”,抑或安然逃生呢?

 

消防资源的有效整合也是挽回灾难损失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沙火灾悲剧之所以发生,就在于消防人员和设备被拦在火场之外,面对着争分夺秒的抢救时机干着急。城市道路设计是否符合消防标准,建筑中是否有安全通道,都于《消防法》中有明确规定。而由于历史和忽视的原因,这些规定并没有反映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使得火灾发生时救灾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从而酿成惨祸。

 

综上可见,城市的火灾防控虽然已经做了很多片段化的工作,却仍然没有形成对火灾防控的合围体系,在各个环节还存在大量的细小漏洞,而这些漏洞正是当前火灾凶猛的肇事原因。可以说,如何使火灾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实现防灾减灾的“无缝对接”,已然成为防止灾难悲剧的一个重中之重。这一体系的“无缝对接”的焊接工作,无疑需要城市管理者从长远考量,从细节入手,精细编制而成。

 

城市火灾的防控,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生命工程。这其中,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是需要每一个市民都参与进来的“人民战争”。■雷磊

 

    三湘都市报  11月19日A3版  http://epaper.voc.com.cn/sxdsb/html/2010-11/19/content_27516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