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和归真的亚运会
(2010-11-18 18:57:44)
标签:
杂谈 |
亚运作为一个盛大的舞台,除了紧张精彩的比赛现场和清新靓丽的礼仪小姐,场外也颇具看头。
比赛自然要较真,相比于场内的胜负角逐,场外的较真似乎更富有生气。17日,中国举重选手苏达金在男子举重77公斤级挺举比赛中三次试举全部失败,争金失利。赛后,懊恼的苏达金使劲扇了自己几耳光,“在主场丢金,我很对不起国家。 ”竞技场上本就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这一番自罚,打得观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嘴皮功夫一向坚挺的国足也突然服软了,没办法,脚底子软话不软不行。0:3的输给韩国提前结束了征程后,一位国奥队员也坦言,哪怕是让他在球迷面前下跪,他也愿意,队员张远更是泪眼纷飞地说:“不能怪球迷喊解散,这场球踢得太差了。”败北后的忏悔,已经成为国足的“保留曲目”之一。
虽说,认真的人最美丽,但这场外的较真似乎是运动员还没有从赛场上解脱出来的延续。英雄迟暮的苏达金,丢金自掴虽然是向忏悔,但如此沉痛谁又敢接受呢。事实上,竞技场上本来多变,胜负也是常事,无人又能是毫无置疑的第一。虽然这只是比赛的花边,却让人看到这比赛背后的沉重。体制之下的运动员,接受了源于国家的食住,从而产生了道德负担,远离了体育本应有的乐趣。
国足一认真,球迷就笑了,所以“哭着求谅解”似乎就成为了一种无力的计较。至于球迷,大家早已经习惯了从取笑国足获得乐趣的生活,如今这般虔诚承认自己错误反倒让人有心理包袱。但是,别认了错也丢了斗志,破罐子破摔让人更没有期待了。或许,在国足本身应该当真一次,换一个形象了。
太当真,就多了苦闷。不如学学名不见今传的中国保龄球队,由研究生、经理、打工妹的球员几乎全是“义务”出战,他们要为参加亚运会而辞职或休学,以保证训练和比赛时间,坐飞机要托运一颗球,怀抱一颗球,为的是节省路费。但就是这只最穷的中国亚运国家队,似乎也相当乐呵。
一直以来,运动盛会在人们心中都有着神圣地位,这让原本追寻健康欢乐的运动会变得严肃刻板起来。实际上,亚运作为一次包容性的盛会,无论是体制内或者是体制外的运动员都可以展现自己。虽然有金牌名次的竞争,却更有相互了解自我认识的价值向度。所以,无差别的较真则会失真,如同一个目标遮住了双眼,再也看不到其他的美好。就如,与会者喜乐百态也是运动会丰富多姿的一部分,观之也令人感触良多。
计较不计较不是一个问题,别忘了来时的道路就好,如同玩就要玩好,玩得精彩欢乐。欣喜的变化是,年逾半百的大叔级运动员也来凑热闹,问他为何而来,他说“我要拿冠军”,离开时他还做自己的工人。因为如此“较真”,虽是一笑置之,却不失为运动精神的返璞归真的镜像。
成都商报
http://e.chengdu.cn/html/2010-11/19/content_193189.htm
湖南日报 11月20日 每周评论5版
http://epaper.voc.com.cn/hnrb/html/2010-11/20/content_275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