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羊羔体”诗作宜放下调侃心态
(2010-10-21 17:53:33)
标签:
杂谈 |
近日,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项。与此同时,有网友找到了他诗作《刘亦菲》《徐帆》,并称“羊羔体”、是继“梨花体”之后又一“口水诗”的代表,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潇湘晨报10月21日报道)
官员兼诗人的身份、直白的诗作、权威的奖项,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必然引发争议。这位跟女星徐帆“只隔了一条街”又在刘亦菲小时候见过她的诗人,被人们隆重地带上了“羔羊体”的帽子。一时间,网络上“羔羊体”诗作风起云涌,人们各尽调侃之能事,以抒发书记诗人名不副实鲁迅文学奖沉沦之意。
但避开喧嚣,就车延高获奖文集《向往温暖》的一些诗作来看,其并非浪得虚名的草包文人。《琴断口》一诗中,他写道“灵巧的指头为什么不劝劝生锈的心/水流向前,生者不该被昨天伤害/一个亡魂也不该让你拒绝活着的人”,可见他并没有高山流水的老调重弹,而是重新阐发了热爱生活这样一个主题,颇有新意。《父亲的庄稼》则着力描写地震中背儿子尸体回家的父亲程林祥,诗歌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描写了一位父亲丧子的悲痛和对生活的希望,平实感人。
虽然,作为官员的诗人获奖最易阐发人们的负面想象,而嘲讽权力也属于当下普遍的社会心态,舆论的调笑是种刻板印象之下的群体情绪发泄。但“口水诗人”的评价对于车延高来说,并不公平。可以说,调侃的人群中多数并没有真正关注过车延高的作品。当人们把官员和诗人联系在一起时,在潜意识中就已经有了倾向,所评判的标准并非是以诗歌为依归,而是车延高的身份。
而且,对于牵扯到女明星们的诗作《刘亦菲》《徐帆》,只是车延高本人为《大武汉》杂志写的命题作文,并不能代表车延高的文风水平。作为市民读物,杂志的文字多是直白的口语化表达,车延高纵然在文中有表达爱慕之意,也是应景而已。另一方面,这些遭到炮轰的诗歌并没有收录到获奖的《向往温暖》中,自然也跟评奖没有什么关系。
以偏概全的片面评价是对事实本身的误读,也伤害了文学本来的生息。“羊羔体”横空出世就在于,疑心重重并惯于不了解实际的网络思维完成了对事物的妖魔化过程,并把其简单化为一个大家可以攻击的“靶子”。信息传播的偏见和盲目跟风的弱点,都在调侃的舆论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大家都开怀大笑了,却是建立在对舆论的不当利用与浪费的基础上的。最为重要的是,事实本来面目却被蒙蔽了,无人关心。
虽然有仰慕女明星这样一些噱头,但在评价车延高的诗作时宜放下调侃心态,才有公允的看法。因为,若由事实说开了去,“羊羔体”诗人和鲁迅文学奖的沉沦都不过是立足于片面的伪命题。
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