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良心不能承受救灾款勾兑之轻
(2010-10-20 21:42:49)
标签:
杂谈 |
2003年,陕西三门峡库区的11个移民村作为泄洪区迁徙。2004年,国家下拨5906万元灾后重建款,两年间真正发到灾民手里的重建款只有50万元,不足1%,其他99%去向不明。在此期间,华阴市耗资1600万元建起了市委、市人大新办公大楼。(瞭望东方新闻周刊 10月20日报道)
为了三门峡的修建,库区移民已经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安土重迁的他们背井离乡。洪灾的凶猛,让他们又得再次面临迁徙的境遇,家园重毁的痛苦已经变得沉重不可担负。作为古往今来所有行政机构的最基础的职责,救济遭受天灾蹂躏的老百姓延续生计,可谓政治的良心所在。迁徙之后又遇天灾,库区的移民的痛楚应该获得行政部门的关心帮助,重新燃起生活的期许。
面对灾民悲惨的境遇,很难想象华阴市官方居然可以只发放1%的救灾款给灾民,而另外的款项则被挥霍一空。其中的大胆和冷漠,不能说是无视百姓利益,或者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是失却了政治伦理的底线,没有了政治的良心。无惧而无畏,权力需要怎样的疯狂和勇气,才可以咽下这带血的救命钱。
苛政猛于虎,官祸猛于天灾。洪灾发生时,当地官方在动员灾民迁徙之时,就曾经赌咒发誓会补偿老百姓的损失,“每一棵树、每一片瓦,都会得到政府的赔偿”。言犹在耳,国家划拨的救灾款项早已到了华阴,钱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了,但是迁徙的灾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等来当初美好诺言的兑现。如此,当时劝导百姓迁徙就成了政治投机的行为,不过是愚弄民众的手法而已。目的达成之后,官员们便不会记得当初说过什么。可见,华阴官方深谙耍赖的三昧,用起来得心应手,脸不红心不跳。
其实,将官方的行为比作无赖,实在有损无赖的名声,因为很多无赖的产生是迫于无奈而为之。华阴市当局是生财有道,仅仅发放1%的救灾款给老百姓,扣发得救命钱一部分用来修建办公大楼,改善官员的办公环境;另一部分“下落不明”的款项也无非被分光吃尽罢了。救灾款变成了官方人人可伸手的“蛋糕”,这无疑是在已然破产的灾民身上的又一轮劫掠,将他们的最后的希望化成了齑粉。
没有任何信仰的行政者,才会想到在灾民的身上生财。可以说,华阴官方罔顾官民之间的信任,更漠视民众活命的权利。通过欺骗和拖延达成目的,行政者已经堕落成为政治上的流氓和贪得无厌的投机分子,成为依附在灾民瘦弱身躯上的吸血者。这种行政犯罪行为,如果不能得到严厉的查出,责任人如果不能得到应有的惩治,那么行政伦理的底线将成为镜花水月,践踏民众利益和政治良心的事情将层出不穷,正义和公正也会成为海市蜃楼。
华阴当地的克扣对于灾民而言,无异于一场次生的灾难,造成灾害的却是民众的守护者。天灾过后最宜休养生息,让灾民从打击中重拾生活的信心,走出伤害的因循。如果对这样的民众还要敲骨吸髓,那么人们就只能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