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道不行,各尽本分

(2010-05-25 22:50:30)
标签:

杂谈

       每个人争取个人的公平,才有这世界的公平;每个人守望自己的正义,人人方可期许有尊严的明天。

 

       还记得新闻学院多位教授上课时,跟我们说新闻要站在正义的一边,要保护民众知情权云云。我等黄口小儿无知自然以为老师们心清德高,内心颇为之感动。三年之后,我们普通学生虽然不曾得见学院导师懿德高范,不曾感知师爱温暖,只是靠自己的眼睛去看,也明晓了不少事情,满嘴仁义好词,行为却如狗彘。当我们从这个地方走出去的时候,却默默地含着许多的酸楚与愤懑。

 

     在这个学院,让我认识到社会最初的不公平,家世悬殊对于人格的羞辱。在富二代、权二代喧嚣的年代里,我们在入学的闲谈中,就理解到原来之于有些人上大学是这样的简单,哪需要什么十年寒窗苦。看着这些权势的子弟,每天睡在床上过中午,跟女孩子们永远不清不楚。却不妨碍他们耀武扬威,利益都汇向他们一处。这种身份的歧视,乃至于以父辈论英雄的情况,成为加诸我们贫穷者身上的枷锁,让我们时时刻刻意识到自己的卑微与寒酸。而对于我们内心公平观及价值观直接加害者,就是我们的精神导师们,我们的学院,它通过评价、通过评审,告诉我,虽然都是学生,都是人,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再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新闻学院的世俗,这里处处彰显着关系社会的要素,甚至还要露骨。我当然不是说每个老师或者是整个学院,但是不幸的是,我接触的,和我们学生接触的人和事,都恰如其分地反映着这样的低劣。首先,是对于权势者的卑贱,对权二代的处处体贴,甚至于细致入微的照料,真是唯恐伺候的不满意。其次,要给某人长脸,变成了重要的一件事情,不管是你是偷是抢,或者吹嘘出来,只是那一刻某人爽了,便觉得你可爱可以为之心腹。至于,得了一个好大的名头,且不管它实际如何,只是某人觉得这与“我也很荣光”,边走够。再次,鞍前马后,添痔吮痈的人总是受到特殊的关照,所以要搞好同学院的关系,至少是那些可以拿捏我们的人的关系。

 

     还记得,去年06级实习的时候,全年级的学生当时抱怨实习单位太差,张昆院长带人到各地求情,实现了实习单位的大突破。这样一件关心学生前程的事情,当时令我等都心扉暖透。张院长当时强调,实习的岗位照顾就业的学生,言犹在耳。

 

     看看我们新闻今年的实习安排,哪些好的岗位真是都给要就业的,已经没得读研机会的人么,但是大家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来头,不是叫兽们眼里的宠儿,就是某权势者的女朋友,多数都是学习比较好的人,真是学习好什么都好,让人打心眼里喜欢。至于那些要去就业的,随便吧,爱去哪儿去哪儿,随意吧,先保证这些学习好的苗子再说。其实,就我们新闻而言,那些学习好的,真的就是好么,是不是跟老师多叫了几声好,然后巴结一二,让这些降价的叫兽也找到了一些被围绕的快感。

 

      嘉兴日报奖学金的评选可谓让我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风俗认识又加深了一步。下文借佘宗明先生的一些话来讲讲:

 

花向晚,人向贱 2010-05-25 22:00 | (分类:默认分类)

 

      以为会踢乌龙球的,只有国足;未料还有嘉兴奖学金评选,够臭。我不是球筐,但到底意难平,因为以为有公平。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谁的实力怎么样,公示下大家一目了然。本来只三下五除二的事,却变成某伪叫兽的选妃:哪位有权势点,御纳皇后;哪位嘴甜点、善巴结,立为正妃。所以我很羞辱,虽然上了,但tmd感到切实羞辱:跟所鄙夷的人同立一台,真很羞辱。这就像把李逵和李鬼放一块,供人把玩,然后说:大家看大家快看,这都是武林豪杰。呸!

      我无意为谁辩解,无关孰亲孰疏。不平则鸣,如是而已。想到要跟院里某人皆恶之的yituoshi名悬一起,又想到真有实力的,被“劣币驱逐良币”了,就觉得:新闻学院,或者某伪叫兽的江湖,无异于我们“清廉”的官场。

      知道原则上“接受同学们监督”,但实际上,仍不过是“解释权归自身所有”。但人人心里都有把称,谁名至实归,谁鸠占鹊巢、不配担当,还是得相信群众。

      记得好早前,曹林师兄写了篇《权力通吃下,谁人不是陪舞者》,讲的是无耻的南京师大学校让女生给领导陪舞事件。其实我们一样,被某些把持规则者的味觉潜规则着。

      虽得犹耻。知道说了也没用,还是得洗洗睡。但就是不齿。

 

       想起自己这三年不眠不休的奋斗,就忍不住抽自己几个耳光。这三年,我没有一个假日是安心度过的,我去了国内所有一线的报纸实习,勤奋勉励,发稿无数,看实习我的照片都是黑瘦如柴;这三年,我把我所有的休息都献给校内新闻,我做深度、写通讯、写时评,发了这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来自学院的认可,没有老师们的关照。就如嘉兴奖学金,这样一个以新闻业务为评价标准的奖学金,也不妨不管你去没去过报社,当做人情暗室分赃一下。而当选的不过是,一个报业老总的儿子,一个伪造论文谎称发表的,一个华而不实的伪新闻人,但是不妨碍他们快活,他们把这些老师都伺候好了。

 

    没有爱护,没有平等,没有温暖,也没有正义。新闻学院已经只是赤裸裸地对待着我们,粗暴地将一颗颗善良向好的心辗成粉末。让每一个人都活在被羞辱和被算计的范围。或许,这些后面是某个人的荣光,或许不如直接把奖金分了送礼,得了这荣誉再去套更大的荣誉,也么个。

 

    世间的事情,总是会过去,只是却改变了人的心灵。感同身受的,并不只是受害的人,还有那些加害的人,他们积攒了太多太多的仇恨与诅咒。我与新闻学院,并无恩情,师生之义,于今也割为两段,自此各为利用,自求多福。以后,若遇事由,也只能就事论事了。

 

    大道不行,各尽本分。

    谨以此文表达我同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与信息学院的有限决裂,完全决裂等拿到毕业证之后了。虽然是新闻学院,但也不能保证公开透明地做一些事情,我不怕明枪,但怕暗箭,相信你也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