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的官方和蒙在鼓里的民众总是成对出现

(2010-03-25 12:45:59)
标签:

杂谈

    深圳市盐田区23日空气污染指数高达340,属于重污染级别,这种空气污染状况在当地至少近5年没有出现过。但深圳政府部门在此次罕见空气污染事件中没有对市民发布通报或指引。环境监测中心站回应说,不发布此类讯息是担心会引起市民的不安。(南方都市报3月24日)

 

    环境监测中心作为政府部门,其职责就是测量环境数据,同时也承担着为民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类似于气象台提供的天气预报。阴晴云雨,关乎民生,良好便捷的信息提供对于润滑城市运行及个人生活安排都有重要的意义。就空气质量而言,及时的提醒也能让民众做好防护准备,降低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

 

    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当地的环境监测机构却放弃这种信息的服务,无疑有失职之嫌。特别是在污染严重的特殊时期,官方的不作为必然招致民间的抱怨。在现实中,民众已经太多次品尝“最后知情者”的滋味了,直到连简单的空气质量预报都开始讳莫如深,民众自然是很难忍受的。而当地官方守着“事先沉默”的法则,选择性地不作为,难道仅仅由于“污染”是个敏感词汇。

 

    模糊的信息总会带来猜疑,并刺激着公众的负面想象。官方的沉默仿佛屡试不爽的逃责方法,总不会在质疑声之前打破。傲慢的公共服务机构常常会给人哭笑不得的答案,就如相关部门回应说“担心会引起市民的不安”。一个负责监测环境状况的部门,何时兼职揣测起了民众的心理状况,真可谓“牛头不对马嘴”。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问题,总是回答“这个你不需要知道”,以障隔信息来保证孩子的单纯。不能说官方把民众当做小孩来哄,但它的“担心”无疑是这种霸道的温情叙述。似乎民众很容易“心神不宁”,经不起一点不平常信息的波折,不能不说,这种武断的“溺爱”虚弱而且矫情,其内在不过是对民众的不信任。

 

    前倨后恭,环境监测部门的做法和说辞意图就在于逃避告知民众真相。这再次验证了一条古老的定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更容易被指引而不会引起摩擦。不想,这种古老的“驾民术”居然死而不僵,还在现代城市管理中以温情的面目招摇过市,遮盖着官方的“疥疮”。

 

    在当下,沉默的官方总和“蒙在鼓里”的民众成对出现。而其中,官方总是用自己的沉默消解着民众的知情权。一旦任由官民双方的信任被消耗,其结果必然是社会治理的脱节。因为,在古老的“驭民”游戏里,诞生不了现代治理的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