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杯风暴里的赌咒政治学

(2010-03-25 21:48:07)
标签:

杂谈

 

河南睢县一农民找乡长说事时,拿起办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乡长喝止。两人发生口角后出现肢体冲突,随后,乡长喊来警察。农民被拘留7日。据了解,事前该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补偿三年未兑现,去找乡长反映此事。在谁先动手问题上,乡长蒋友军向记者赌咒称如果我说了一句瞎话,我死全家三口。(新京报325日报道)

 

 

征地素来是非多,或因人命攸关,或因王帅式跨省,才能于注意力疲劳中脱颖而出获得媒体关注。但仅因拿乡长的茶杯喝水起了争执而导致牢狱之灾,这违法的理由似乎也简单得太让人摸不到头脑了。对于这其中长是否擅用权力维护自身“面子”,是否有“杀一儆百”之心等讨论,我们姑且称之为“茶杯里的风暴”。在这风暴中,纠缠于乡长和村民动手,难免会陷于“观丑”思维,至于谁先动手,本是司法厘定问题,我等论之,也仅是罗生门之辩。不妨先来看着,乡长这个颇具意味的“毒誓”。

 

 

誓言抑或赌咒,古来就是政治生态中的“两生花”,一则可以剖白心迹,赢得支持信任;二则也为一些无耻政客用作欺诈,愚弄民众。历史表明,政治人物的誓言愿景及其兑现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很多事件的进程。最出名的莫过于刘邦入关中时“约法三章”,赢得天下归心。智者曾言,对于权力的运作来说,语言符号的能量始终不亚于暴力武器。由此可以窥见,在重信守义的社会里,誓言之于政治的独特作用。

 

 

所以,为官者偏爱立誓,不少地区现在都保留了宣誓的环节,大至元首,小到村长。誓言好说,效果也不错,但誓言也不是万能膏药。古来,许下誓言不能实现,最后遭致唾弃,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人们开始怀疑普通誓言的力量,并加重了誓言的筹码,从而赌咒就出现了。可以说赌咒的出现,和社会信誉机制的式微是相关的。

 

 

近年来,官员们屡有一些弘誓大愿允诺民众,但最后的结果往往令人唏嘘。周老虎事件中,陕西林业厅的官员朱巨龙言之凿凿,甚至愿意“割脑袋”担保虎照真实,但最后虎照被证明为假,朱本人也没有任何表示。这样的官员誓言,始于草草,终于无信,结果不过是贻笑大方,增加了民众的不信任。

 

 

再来看看这位乡长的赌咒:如果说了假话,全家死光。我想听闻者内心无不一凛,为官者不能自证忠信,竟然用折辱家人的方式博取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杀妻灭子”,何等的冷血,这如何能出于亲切慈爱的丈夫、父亲之口。作为公仆,其之于家人尚不能体恤,要对民众做到宽厚亲仁恐怕也很困难。

 

 

赌咒虽然能干脆地表明自己,其中也透彻地展现出权力执掌者的自私。前几日,原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在回应有关三峡工程质量等质疑时表示,“希望来场大洪水来检验一下”。检验大坝质量虽然很重要,但又何必漠视生民涂炭,来争得一己一时的“清白”的快感。官员誓愿的冷暖,是权力品质的测试剂。如此赌咒,让人不由得为立誓官员们的品质担忧。

 

 

誓言是一种政治术,表征着官员素质,也折射出行政文明程度。官员不能说明自己,也不能将舆论的争取转化为伤害人身的毒咒。因为,比之言语的决绝,负责任的态度显得更有力量,也更能让人信服。

南方都市报 3月26日 http://gcontent.nddaily.com/b/57/b571ecea16a98240/Blog/9b5/5dee2b.html

这周尝试改变文风,惨遭发稿危机,到现在终有突破。

台湾《旺报》http://gb.chinatimes.com/gate/gb/news.chinatimes.com/wantdaily/0,5253,11052104x112010032800279,0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