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监管“刹车”失灵,公车开支“提速”

(2009-12-28 19:14: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考写得

沿用了十余年的国家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即将重新修订,新的公务用车配备标准将很快出炉。权威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公务车采购额已占到汽车消费市场总额的8%,且各地政府的采购量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去年中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已攀升至800亿元,占总采购规模的14%,按照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元的增速计算,今后每年仅政府公车采购一项将花去千余亿第一财经日报1228报道)

 

在这个经济严冬里,公车开支近千亿大单对于汽车行业将是一针强心剂。政府支出充当了“救市主”的角色,这其中有经济学维度上拉动需求的作用,也有财政浪费的负效应。

 

公车消费是个系统,包括车辆购买、人力、维修保养、燃料等多方面的开销。而一年仅车辆购买耗费近千亿,不得不说公车支出的财大气粗,而整个公车消费恐怕就是一个吸钱的“无底洞”。《燕赵都市报》曾经撰文介绍说,我国每年公车开支3000亿,超过了教育和医疗开支的总和,其文章用了一行醒目的标题《多尊贵的臀部啊》。言犹在耳,只是公车支出的雪球依然越滚越大,要滚向何处,谁也不知道。

 

和公车消费伴随而生就是公车腐败,作为特权腐败的一种,公车私用已经像是“秃头头顶的虱子”,司空见惯。就如今年秋季开学时湘潭大学的公车送学,以及前不久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女检察长刘丽洁的“豪车事件”,都显示了民众对于公车私用现象的愤怒,公车问题也几度被热议。

 

过度追求公车的数量、奢华,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而公车私用的泛滥,则寄生了大量的私利腐败。公车存在有其必要性,但出现的种种的不正常现象,已经成了社会审丑疲劳的病灶。

 

经济寒冬,常念民生困顿,政府就应该节俭自律,与民共度时难。而如今,公车支出的增肥,显示了在公车问题上,依靠相关部门自我节制的无力。而成立额外部门监督公车购买使用的“他律”,不仅多增无必要实体,面对行政部门的强势,其也难免沦为“摆设”。最有效的办法,不如将行政管理人员与公车剥离,废除公车制度,而代以交通费补贴。如此,方能根除公车乱像。

 

公车的逆势飞扬,不啻是政府消费行为,也将导致新的更大的“个人搬空公库”的漏洞。看着车轮滚滚,卷走的不只是纳税人的钱,还有政府部门的形象,是该到了“踩刹车”的时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