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绩自评浮夸中的“傲慢”与“偏见”

(2009-11-06 21:57:12)
标签:

杂谈

继“广州网上公示副市长述职报告,自评98分”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后,广东全省对2007年、2008年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进行考核的成绩也新鲜出炉。自评分数最高的是广东肇庆市端州区,打了满分,也就是100分,汕头市濠江区区委书记的自评分为80分外,绝大多数地区分数都比较“自信”地打了90多分。(《南方日报》116日报道)

 

作为对政绩的考核,自评分数本身具有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但作为对民众的知情权的尊重,政绩自评公开让障隔的官民之间有了间接的互动。如果官员和机构能重视制度运作过程中的反馈,并思索改进自身,这样的政绩自评无疑将是一次自我塑造的过程,寄托着改善行政的良愿。

 

 “办公室里论长短,闲来哪思自己过”,可惜我们的官员还是没有摆脱官场的不良思维模式。在此次广东省的自评中,如此多的部门“自信”地给了自己高分,恐怕并非实然。如此多的质疑,甚至是拿出有些地方行政失误来论证分数的不可信,都表明这些分数中 “注水” 的存在。

 

或许官员们在自评时会想,别人都打高,我打的太低怎么好意思呢?自打高分的“自信”,就在官场浮夸风气和攀比心理的作祟下,生长膨化开来。浮夸的泡沫挤占了原本就不充裕的公共空间,民众得到的都是一些无效的信息。

 

可以说,这种自我谬赞漠视了制度的本意,同时将民众的期许安放在了空中。不知脸红的叫卖,不会给行政带来任何改益,只能是权力场中的廉价吹捧,带来的只能是民众的冷笑声。自评满分实则是不加掩饰的自我膨胀,丝毫没有顾及社会的观感,权力的傲慢令人齿寒。

 

制度再好,还需要执行者有认真务实的态度。官员的浮夸行为源于对自评的“偏见”理解和对制度本意的僭越。作为官员审视自己行政的不足和遗漏的一次契机,自评隐含的诉求是自我批评,反思自身并寻求改进。在这一个制度设计中,需要官员以谦卑的心去度量自己,修正行政的偏差。

 

一个开放公正的社会,为政者的谦卑是和政治文明的程度结合在一起的。前一阵,温总理因为自己的知识性的错误给出版社致歉,就在这方面作出了表率。公权谦抑之下,民众看到的是一个可以听得进意见的政府。为政者不顾实际的自我吹嘘,沦落必将是公权谦卑的品质,官民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也会随之加深。

 

政绩自评实质是为政者的自我审视,而不该是权力的孤芳自赏。虽说吹牛无害,也不上税,但还是要分清场合。谬托知己,自说自话,就难免民众喝倒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