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啥时候成了“远征军”
(2009-10-19 17:22: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思考写得 |
前不久,一女子在北京协和医院附近被公交车撞伤,急救车半小时未到现场,协和医院无人出来过问,引起不少人的愤慨。危急关头,拖拖拉拉,这不误人性命么?然而根据墨菲定律,人们担忧的事往往会发生。
陕西安康紫阳县一位病人在突然发病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却没有医护人员前来急救,最终这名患者被好心人雇人背着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遭到质疑的紫阳县医院解释说,病人离医院只有100多米,出诊没有必要。
生死关头和死神赛跑需要争分夺秒,而轮子总是比脚要快。本着对“白衣天使”的无限信任,救护车就像是鸽子代表和平一样,意味着被拯救的希望。性命攸关,医院还仿佛小贩一样算计着长短,病人不会病死也快急死了。再细致的算盘总会百密一疏,笔者想替医院找找遗漏的东西。
医院接到好心人120电话后,不愿出车急救,却要求自行把病人送过去。相对于医院救死扶伤的本分,这话说得很轻浮,全然看不到对于患者的重视。感慨之余,人们不禁怀疑该医院医生的专业素养,病人生死未卜,医院让没有急救知识的人去翻动病人,很有可能帮倒忙,导致病人出现危险,危及生命。浅显的常识被忽略,医生太糊涂了。
不妨来围观一下紫阳县医院的说辞——离得近,120没必要出诊。救护车作为急救的工具,也有了一定的“出场费”门槛,而病人的病情不足以驱使发动机开动。有个小故事说,马厩失火,孔子很急切地问人受伤的情况,而不顾财产的毁坏。古人都知道人比物重要,医院用离得近的原由,来论证不出车而让病人自己赶到的可行性,恐怕不能让人信服。这其中,医院考虑的并非体恤急救车司机,无疑是觉得路程太短,没有赚头,懒得行动。太看重自己的利益了,就会转化为对职业的懈怠。
以路途长度作来衡量生命,这道算术题中作答的精明医生,有种令人生寒的冷漠。在生命的消逝面前,任何理由都显得很苍白。医院作为一项民生事业,更是道德事业。在紫阳县医院中,这样一种“把病人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道德被埋没了,以自身利益考量的欲念取代了职业操守。利字当头,医生在冷漠中放弃了自己的职责,患者在冷漠中也放弃了自己的信任。
其距既近,其离也远。在这个新闻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和地,而是冷漠间接地造成了生与死的分野。患者和医院的距离不过是短短的100余米,却在利益自为的浸淫中成为一片泥淖,陷入其中的救护车虽说应该救人救急,却也只是指望不上的“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