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警累死的抽象赞美与选择遮蔽

(2009-10-14 20:4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思考写得

  江苏省靖江市42岁社区民警张金文,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929日,因过度劳累突发脑溢血昏倒在派出所审讯室,108日不幸殉职。13日上午,江苏靖江西来镇近5000名百姓,自发为病逝的社区民警张金文送行。(扬子晚报1014日报道)

 

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辛勤工作,造福一方,却劳累致死。万人小镇几乎半数民众都为他送行,年仅11岁的儿子望着躺在灵柩里的爸爸哭道——“你说国庆带我去公园玩的”。此情此景,让人觉得分外感伤。

笔者可以预想一下这一事件的后续效应。首先,张金文的事迹会通过传播,被很多人知道,众多的人会面对着报纸、网站、新闻,大发一阵“好民警”式的感叹。其次,当地部门也会借着公众关注的余温,乘热打铁,追授张金文各种的荣誉,优待其家属。再次,会号召学习张金文优秀的精神品质。作为事后,这种惯常的事件路径会不断上演,等关注度降下来,又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样的处理一切都好,只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个人是怎么死的。本来应有的思考,就在一片聒噪的声音中被遮蔽了。

想想一位正当壮年的男人累死了,是怎样的劳累和辛苦啊。在当下的情景,机构人员超编是一种通病,为什么人手多了,反而有的人更累了呢?这恐怕和人浮于事机关作风脱不了干系。懒人甩手玩,勤快人累瘫,这不是明显的绩效考核不严,导致的后果么?民警累死,应该要反思整顿机关的作风。

另外,一个人连续工作三十天未被叫停,这无疑是工作安排的失误和管理者的失察。勤政的民警之死,映照出一些机构管理上的混乱,工作安排不合理。倡导人性化管理有年,很多机构还是不能尊重职工的生命健康权益,维护他们的休假权利。

在张金文的报道中,并没看到他身前获得荣誉。假如这样一位深受爱戴的民警,生前却没有获得与其付出对应的承认,那么相应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受到拷问。

斯人已矣,需要一种宁静去审视他的死和意义。或许,真正认识到这些问题,就不会有张金文式的悲剧了。而常见的叙事却习惯性运用抽象赞美手法诗化一个人的事迹,为了给人们带来片刻的感动,选择性地遮蔽了苦难的实质,逃避了责任。不断地重复的故事,使得人们的感动变得越来越廉价,对于现实的优化,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的补益。

因而民警之死,不应该是一次没有主角的名利场收割,天堂之上,他感受不到这些繁华。它应该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在悲痛之余,审视不足。

南方都市报:http://gcontent.nddaily.com/7/e1/7e1cacfb27da22fb/Blog/06f/fb3d74.html

沈阳晚报:http://epaper.syd.com.cn/sywb/html/2009-10/15/content_513492.htm

郑州晚报:http://zzwb.zynews.com/html/2009-10/15/content_124965.htm

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bjcb/page/1/2009-10-16/19/49911255629767578.pdf

桂林晚报:http://www.guilinlife.com/glwb/html/2009-10/16/content_11348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