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2013-03-25 09:11:02)
标签:

转载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我们在拍子蕴,而我们也落入子蕴的镜头,谓之:《两门大炮》。这回柴门把“斗鸡眼”治好了。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我被摄影师小肖捕捉啦!

 

    在鼓浪屿分手时我们约定:每人写篇文章来记叙一周的岛上生活,既为约定绝不爽约但从子蕴手里接过续写《疯...》文的接力棒,是要有胆量的,她洋洋洒洒的开篇,绘声绘色的叙述,角角落落的概括,倾情泼墨般地描写,使得我这个拾遗补缺者无处可找补。难哪!那我就用我的镜头来告诉您吧!

 

    我们只想留住我们人生中美好的时刻。

    曾读到过这样的文字(出自周国平的<往事>):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的生活中的流动的盛宴。

    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时刻被称为“流动的盛宴”,可见其弥足珍贵,我们为自己拥有过胜似珍宝的美好时刻而欢欣。真诚,友谊,情趣相投气味相宜让我们把这流动的盛宴从十六岁延绵到了六十岁,还将继续下去......

 

                  水千条山万座

                  我们曾走过

                  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我们手挽手啊

                  想说的太多......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四位来自北京上海的四十多年前的闺蜜共沐在清风椰影下,挽着胳膊牵着手,吹着鹭江的风,侃着心头的话。一位路人摄影爱好者主动上前对我们说:看你们这么亲密,要不要替你们四人来张合影啊?就这样,我们被温馨地定格在鼓浪屿菽庄花园“海阔天空”的凭栏边。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鼓浪屿海上花园酒店内 --- 近处繁华似锦,远处日光岩傲然耸立, 中间那个红顶灰墙的吴家园老建筑里存着我美好的回忆。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树影婆娑,灯光迷离,多么宁静的鼓浪屿环滨江大道,怎舍得轻易离去?鹭江的夜色真的好美啊!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前外国领事馆较为集中的区域,旅游旺季时,这一片游人如织,如今元宵刚过,淡季正适合我们一族。图片左上方是前英国领事馆。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鹭岛,鹭江,鼓浪屿,日光岩...多么美的名字。我虽五次来到鹭岛厦门,却是头一遭足足一周笃悠悠地闲在鼓浪屿上,有机会更多地体会到环保小岛的清新空气,真是美不胜收。这多亏了曙丽的倡导和辛苦地打前站,使得这四位来自北京上海的四十年前的闺蜜共沐在清风椰影下,挽着胳膊牵着手,吹吹鹭江的风,侃侃心头的话,就着月光饮茶,伴着晨钟起床。最肆无忌惮开怀大笑的,就是每晚在子蕴姐的房间里听她活色生香的讲述着一件件有趣的故事,天天直到午夜才散回各自的房间。

     一晚,我刚回到房间开始淋浴,突然手机响起,正犹豫接还是不接,本能地还是冲出浴室,拿起手机一看,啊,子蕴姐的声音响起:“怎么还有夜半歌声啊?”原来随着水龙头的流水声我不自禁哼出的歌声扰了住在二楼的子蕴姐。没想到子蕴姐却说:“我也会唱这首歌,要不咱俩一起唱吧!”于是,两个傻二愣半夜三更地对着手机唱起来:

              望着月亮的时候,常常想起你;

              望着你的时候,就想起月亮;

              世界上最美最美的是月亮,

              比月亮更美更美的是你......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这是我自己挺得意的一张照片。瞧她们仨多甜蜜多亲昵啊,这场景和笑容都让我想起每天我们都嘻哈着走过这条斜斜上坡的花巷。虽然已被子蕴博文选中为之荣幸,但还是要重复使用一次哦。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不知为何,这些带坡度的小道,总让我联想起伊斯坦布尔的一些小街巷......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元宵节刚过,鼓浪屿上游人不多,我们四人经常像游行般地并排走着,街头巷尾到处流动着我们的笑声。每天早晨,穿过那条必经的花巷后,就有几条可选择的路可走。我们总会选一条没走过的新道,不知道一条条蜿蜒上坡的小路会通向哪里?由于子蕴姐的脚上有伤,本无意爬山的漫步者,却两次登上鼓浪屿上的笔架山,在荒芜的后山我们会席地而坐,享受原生态带给我们的生气,享受静幽小巷深处大榕树下的安谧。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数百年的老榕树见证了鼓浪屿的变迁,默默地伫立在小巷的深处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天主教堂   

在等候拍照时,这仨不知又发现什么新大陆了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协和礼拜堂的正门准新娘在被调教中摆着pose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协和礼拜堂

   天主教堂和协和礼拜堂相邻,新人们争相在这里留下他们的倩影。协和礼拜堂是新人们立誓“我愿意”的神圣殿堂。巴依老爷一家的家眷们本也想在协和堂前和谐一下,无奈新人们的新婚摄影实在太专业耗时了,houl不住的我们只好逐一在礼拜堂的窗户边儿形只影单一番,把门儿留给了新人们,美好的祝福也同时送达。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这姐儿俩坐在那儿还摆着架势想跳华尔兹呢!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走累了,随处拐进一家咖啡屋,浓香的咖啡像兴奋剂一样让大家忘记疲劳,忘记年龄,忘记烦恼
一张张写着祝福,寄语,旅游杂念甚至邪念的彩色小纸条像鳞片一样装帧了整堵墙面。我们也不落伍,瞧,服务员递上一张粉红色的便签,曙丽正在写着呢,是写粉红色的回忆吗?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两位作家还在切磋?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翻过小山,穿过街巷,过了shopping之瘾,自然就是“鼓浪的四周海茫茫,海水泛起波浪”啦。

   鼓浪屿上每隔三个小时这支优美的旋律就会伴着钟声响起,弥漫在整个小岛的空气中,在和煦的春天阳光下,沿着海边散步,那份惬意只有亲临者才有共感。原本我只知那个最繁忙的轮渡码头,这次,我们可是转了三个码头哦,另外还有三丘田码头和内厝澳码头,可谓“游码头”,也算是长见识了吧。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游人甚少的内厝奥码头,附近滨海通道旁绿树成荫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这里上下两张照片的横距仅三步。我们先是坐着,而后站着或倚在海边的栏杆,一首首歌,先是轻轻的哼出,情到浓处后是放声高唱,甚至还有声部呢!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喲,这里还有个摄影会馆嗳!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图片右上角穿过树杈看过去,鼓浪屿代表性建筑‘八卦楼’的红色拱顶,正探头在我们刚用完午餐的捞海坞房顶上。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景仰。

   毓园里,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林巧稚院士的塑像竖立在苍松翠柏竹林中。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三一堂一向以注重圣乐事奉著称,歌颂团阵容稳定、组织严谨、训练有素。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鼓浪屿音乐厅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鼓浪屿八卦楼,离我们的驻地很近,是鼓浪屿建筑的杰出代表,她是由原鼓浪屿救世医院院长美籍荷兰人郁约翰设计。郁氏借鉴巴勒斯担、希腊、意大利和中国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红顶白墙拱门,号称"小白宫"。

2006年起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就在其中,我们走进去看看。详见子蕴博文<情洒鼓浪屿> http://blog.sina.com.cn/halfvulgarhalfzen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八卦楼,原主人为台湾板桥林家三房林鹤寿。1983年,八卦楼被选址作为厦门市博物馆。1988年5月5日,厦门市博物馆开馆。

2006年,厦门市博物馆搬至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八卦楼改为厦门市风琴博物馆。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风琴博物馆内最引人瞩目的管风琴,被放置在八卦楼的穹顶下。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墙上的图片是一位爱琴如子的尊者胡友义先生


    出生在鼓浪屿的澳大利亚华人胡友义先生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和风琴博物馆所有馆藏品的主人。目前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属于边修建边展览的状态

 

    胡友义先生说,建成后的风琴博物馆将和菽庄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交相辉映,希望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都能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座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的音乐之岛。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让胡先生耗尽祖业远洋而来的管风琴一架架地安放在琴的家园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我真的是带着朝圣的心情走进菽庄花园,这里不仅有优美的建筑,景致和面海的超脱,更重要的是钢琴博物馆建在上面的听海轩内。我觉得,走到近处时,我的呼吸都跼促起来。很感谢小肖为我抓拍了这副急匆匆的模样。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钢琴长廊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钢琴博物馆的第三个展区(馆内均不让拍照)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在钢琴博物馆前平台上远远望过去,远处两个高点一是日光岩,日光岩景区里有一个琴园,另一拱顶的就是风琴博物馆。三个制高点用琴牵着,勾勒出多么美妙的音阶啊!

[转载]《疯到厦门去》之二:美哉,鼓浪屿

用子蕴姐导演的这一组照片来作为本文的结尾以迎接下一个美好时刻的到来。

 

 

                                                                    子涵於 2013.03.21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