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明朝朱元璋 |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
朱元璋为何放任藩王势力不断强大
朱元璋绝对是个追求完美的专制君主,为了朱家天下的稳固,其不断的分封诸子,目的是“天子如首,诸王如手足,故可称为同气一体”,为此,朱元璋殚精竭力地设计出很有个性的明初分封制。
诸子藩王的政治地位被定的很高,但朱元璋不给他们封地(藩王府邸除外),也不让他们治理和插手地方政务,也就是《明史》所说的“有明诸藩,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也就是说朱元璋在搞分封制时并不糊涂,对藩王的权力做出了很大的限制,以免其与中央抗衡,导致骨肉相残。然而洪武末期,明帝国还是出现了“强藩弱主”的尴尬局面,这是为什么?
从明初朱元璋大搞分封的最主要目的来说,它就是要让诸子藩王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中间力量,以此来拱卫大明中央皇室,因此朱元璋实际上采取了矛盾的做法,一方面限制藩王的经济民政方面权力,而另一方面却不断地赋予藩王以极大的军事权。
洪武五年,朱元璋就下令成立“亲王护卫指挥司”,规定每个亲王府“准设三护卫”,每个藩王“护卫甲士少着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
到了洪武六年《祖训录》修成时,朱元璋又进一步地扩大了诸子藩王拥有的军事权力,不仅规定藩王拥有藩国内护卫军的军事权,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就连藩国所在地镇守军的军事指挥权也归给了藩王。《祖训录》是这样说的:“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要塞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甚至还规定,地方镇守军的调动除了要有皇帝的御宝文书外,还必须要有该镇守军所在地藩王的命令。就此而言,明初地方藩王的军事权力得到了几乎是毫无限制的扩张。
更为糟糕的是,虽然洪武初年朱元璋对诸子藩王的护卫军军士数目做了一定的限制,什么“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但实际情形却并不是这样,诸子藩王护卫军的规模几乎没有什么多大的规定。洪武十三年,燕王朱棣就藩时一次带去的中、左二护卫侍从将士就达5770人,洪武晚年,驻守大宁的宁王更是兵多将广,他“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更为要命的是,诸子藩王所统帅军队的规模不受限制,还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那就是朱元璋钦定的《明皇祖训》,其中有条规定说:“王府指挥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少设置,不拘数目。”
换句话说,在朱元璋眼里:孩子们,只要边防军事需要,你们爱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最好就是“做大做强”!如此放任藩王势力的发展最终造成了洪武末年大明帝国强藩弱主的尴尬局面,所以建文帝上台后听取齐泰黄子澄的建议,着急推行削藩政策应该来说是极有见地的,我们决不能以历史成败来论是非,清初学者谷应泰这样说:“故论者以建文之失,在于削诸藩。而予则以诸藩者,削亦反,不削亦反。论者又以建文之失,在于削强藩。而予则以不削强藩者,燕王最强最先反,宁王次强必次反。毋怪齐泰、黄子澄辈,拊膺厝火,握手阁门,次第芟除,计安宗社。”
那么对藩王们所具有的巨大潜在危险,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意识到了吗?没有,至少在朱元璋晚年以前没有充分意识到,故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大行分封,他的26个龙子中,除了朱标是太子和第二十六子早夭外,都封了藩王。
同时,朱元璋又通过“胡蓝之狱”诛杀功臣,这些人在老朱看来是外人,而大明千秋江山应该由自己的亲骨肉掌控才最安全,于是便极力打造“打架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理想格局。
朱元璋对藩王有多信任?看看他如何夸朱棣的就知道了。朱元璋曾说:“异日安国家者必燕王也”。
这些藩王各自就藩后确实很出彩,多次平定边乱,尤其朱棣特为朱元璋“长脸”,其军事能力“老将皆自以为不及”,且把藩地治理地井井有条。对此,朱元璋能不高兴吗,有一次老朱很激动地说,日后能使我大明国泰民安的,必定是燕王啊。
这表明朱元璋对藩王是极其信任的,提防之心则是极其弱小的,因为不断地赋予他们强大的军事指挥权,而这正是朱元璋实行分封制的最大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