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明朝朱祁钰 |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
当皇帝?朱祁钰一开始本是拒绝的
景泰帝朱祁钰本是明宣宗的“外室”之子,以这个出身是当不了皇帝的,但天赐良机: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因英宗的儿子朱见深才两岁,尚不足以担当大任,而明宣宗又只有朱祁镇和朱祁钰两个儿子。皇位就由此落在了朱祁钰头上。
由于出身卑贱,胆小的朱祁钰只想老老实实做个藩王爷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他的出身并不很光彩,母亲吴氏原是明宣宗之叔叔朱高煦(朱棣次子)的女眷,宣德元年,朱高煦谋反失败,全家都被亲自出征平乱的朱瞻基俘获,风流的朱瞻基就此邂逅了叔叔的女人吴氏。按那时的伦理来说,这个吴氏近似于朱瞻基的婶婶,那是不能随便碰的,更何况她还是犯有谋.反.罪的罪犯的女眷。但吴氏实在太漂亮,使朱瞻基连纲常名分都不管了,就在平定汉王之乱不久,偷偷将这个美女罪犯给临幸了,且跟这个特殊“婶婶”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不过朱瞻基并非昏君,激情过后,也在思考如何将这个小婶婶妥善安排:直接带入宫里?那可使不得,朝廷上下一旦知道了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因为作为罪人,吴氏甚至连普通民女都不如,更甭说做皇帝的嫔妃了。那怎么办?放弃?朱瞻基舍不得。从小就机灵的朱瞻基想了个办法:将吴氏安排在一个紧贴皇宫宫墙的宅院里,这样一来既免去了别的麻烦,也方便自己去约会。
宣德三年八月,吴氏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朱祁钰。这下可把朱瞻基乐坏了,心想怎么找个合适的借口将母子二人接到宫里,但始终没想出来。转眼到了宣德九年,朱瞻基生了场大病,快不行了,不过他还惦记着隔壁院子里的“外室”,当即吩咐手下将吴氏和朱祁钰召进宫,当着众人的面,托付母亲张皇太后和正妻孙太后善待这二人。自此以后,朱祁钰便在宫里住下,并渐渐得到了大明皇家和朝廷的默认,并在7岁时被刚继位的8岁的哥哥明英宗封为郕王。
因为朱祁钰有这样一段特别的童年,极度缺少归属感和被尊重感,导致他的心理有很大阴影。由于母亲和自己的身份长期内得不到认可,不能活在阳光下,所以他做事很胆小谨慎,只想平平安安地当自己的王爷。
英宗被俘,朱祁钰成了众望所归的最佳新君人选
计划不如变化大。由于明英宗出征瓦剌失利,成了俘虏,使大明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此后,孙太后被迫让受皇兄之命留守北京、本不问政事的朱祁钰“暂总百官”、“总国政抚安天下”,这期间以朱祁钰和于谦为代表的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文官们表现出了高度的大局意识和认同感,形成了以朱祁钰为核心的“新朝廷集团”,全心全意致力于保卫大明江山的安全,抵御瓦剌的侵犯,朱祁钰也越来越得人心。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英宗不在的情况下,从保住大明江山的角度考虑势必要立一个新君。于是于谦等人联合了一些朝臣,上请皇太后速立新君朱祁钰,以固邦本,以安人心。
自从英宗被俘,孙太后出于保护儿子的私心,就找各种借口不愿立新君。但这次恐怕拖不过去了,朝廷百官们都在外廷等着答复呢,如果拒绝了他们的请求,恐怕前不久的“左顺门流血事件”又会重演,孙太后反复思虑后,不得不准了众臣的上请:“卿等奏国家大计,合允所请,其命郕王即皇帝位。”
当皇帝?朱祁钰本是拒绝的,但被于谦等人说服了
因为正统十四年突发的“英宗被俘”事件,一下子将他置于政治格局重组的风口浪尖上,让他措手不及。理性而言那时的朱祁钰并没有什么个人野心,他所想的也就是尽一个“留守”和“临时代理皇帝”之责。因此我们看到,当朝廷大臣热议都城要不要南迁时,他最初是不发表意见的,后来听从主战大臣的建议,最终拍板坚守北京。“左顺门事件”突发,朱祁钰起初也是惊恐不已,后又听从于谦等人的谏言,清除王振死党,为国除害。按理说那时的朱祁钰在朝臣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如日中天,假如他要是有个什么想法也是有些资本向孙太后说说的,明的直接说不妥,暗的或委婉地说又何尝不可。可朱祁钰就是没有这么做,他所想到的还是大明帝国的利益,自己仅仅是临时代理皇兄理政而已。所以当八月二十九日于谦等人来到郕王府禀报:孙太后让他即位。朱祁钰本能的表露出极度的惊讶和恐惧,且这样说道:“卿等何为有此议?我有何才何德敢当此请?”并退让再三。可大臣们还是一股脑地请他出来上位做主,弄得谨小慎微的朱祁钰后来没办法了,发火说道:“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邪?”众臣听到这话,顿时无言以对,不过很快有大臣机灵地答话上来了:“皇太后有命,(郕王)殿下岂可固违?”兵部尚书于谦正色进言:“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愿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于谦说得言辞恳切,并点名了自己与众臣僚不计成破利钝,没有丝毫的私利考虑。这下郕王朱祁钰才接受了孙太后的懿旨。(《明英宗实录》)
皇弟朱祁钰要当皇帝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京师内外,也飞到了漠北塞外。正在瓦剌那里当俘虏的明英宗听到消息后,虽说是万箭穿心,但也无可奈何,思来想去,倒不如自己做个顺水人情,于是他就派了岳谦、梁贵等人前往北京,口传谕旨,同意弟弟朱祁钰即皇帝位。
至此,大明进入了景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