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经·周颂】女人的想象力止于此

(2015-07-06 21:36:23)
标签:

诗经

周颂

肃雝和鸣

有客信信

悲悯

分类: 诗经玩味

【诗经·周颂】女人的想象力止于此

潇湘蓝



颂者,宗庙之乐歌。

二千多年前,周人的宗庙祭祀,给人感觉很温和。

其一,乐师皆盲人。

“古者乐师皆以瞽者为之,以其善听而审于音也。”眼瞎者耳聪,于音律上得天独厚。此外,古人的心思,既然没了虚妄的眼,单凭内心与冥冥中的神灵对答,这样与上帝的沟通是比较直接的。

你看“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周庭之上,其貌不扬的盲人乐师正襟危坐。看过去,三分惊诧,七分奇谲。你听,“既备乃奏,箫管备举。”箫笛起,石磬将将,大鼓逢逢、小鼓喤喤,以及状如漆桶、伏虎之类的各种古乐器,皆在盲人手下轻轻起,缓缓落,呼风唤雨,感天动地。你想,这些从盲人心里流淌出来的颂歌,是否蕴含着特别的静穆、飘渺、无力、渴望……那么颂诗中形容祀乐的“肃雝和鸣”四字,除了祥和与敬畏之外,还有无时无刻的幽长,无形之中的悲悯。

周人重祭祀,需要不少乐师。而一个瞎子要成为乐师,甚至担当一些重大活动,非从小专门培养不可。而瞎子的形象似乎也不怎么讲究。“鼍鼓逢逢,矇瞍奏公。”曚瞍是指这些盲人有的是有眸子的,有的是无眸子的。如此形象,即便曲声和谐,也让人不忍目睹。不过,想西周时年,虽为瞎子,却有音乐相伴,倒也不苦。

【诗经·周颂】女人的想象力止于此

其二,特殊的白马客。

王庙祭祀上,除了王亲、诸侯、朝臣,还有一种人,称为“客”。这些人很特殊,都是夏商王朝的后人。其中有个叫微子,周灭商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封微子于宋。且不当臣子待,而尊其为客。“有客有客,亦白其马。”这是周王馈赠微子的车马礼物,均以殷商崇尚的白色为主。 “我客戻止,亦有斯容。”这是赞微子,容貌修整,亦如鹭之洁白。 “有客宿宿,有客信信。”又一再表达了周王殷勤款待,再三挽留的盛情。

西周盛世,宗庙祭祀,助祭者还有被灭国的王朝后嗣。朱熹引用前人解读:“天命不长,唯德是与,其心服也。”可见,文王武王之时的仁政不虚。《周颂》中有三首诗作,专为这些特殊的客而作,且在宗庙大典上颂唱,曲声高雅,一唱三叹。实在有凭有据,不比后人一朝天子一朝臣。轻者杀戮,重者株连九族。

《周颂·有客》最后一句“既有淫威,降福孔夷。”。“淫威”朱熹也没有确切解释,他先说不详,后引用“旧说”:淫,大也,统承先王,用天子礼乐,所谓淫威也。初读这一句,我也很困惑,揣测周人是否有些假惺惺,以致于在诗作时悄悄讽喻。但后来细读,发现,诚意恭谨,丝毫笑不起来。可见,不管西周如何,淫威这个词演变至今,已不堪入目,但追溯古本,两千年间,难道不是后人失了气度,变了人心。

 


其三,公尸活祭。

“公尸”这个词频繁出现在《雅》中。乍一看,有点惊悚的意味,再看人物、场合、意思,实在是非常高大尚的一个词。古代天子祭祀,要有一位地位颇高的公卿代为被祭者的神灵,端坐其上,接受祭拜。这是最早的活祭。“令终有俶,公尸嘉告。”古人讲究五福齐天,其中之一便是善终。活祭之一,就好比提前感受一下善始善终。而扮演公尸的那位诸侯,本来地位就颇高,走下祭坛之后,更成了福禄的化身,备受尊崇。“公尸燕饮,福禄在下。公尸燕饮,无有后艰。”活祭的次日,专门设宴感谢公尸。“旨酒欣欣,燔炙芬芬。”一派酒香沁脾,肉香扑鼻的盛宴场景。西周活祭,是一幅其乐融融,洪福齐天的画面,与其他某些朝代某些阶段的活埋、陪葬,甚至以童男童女祭祀神灵的野蛮来,诗经时代真的是“温温恭人,谦谦君子。”

           


                     

《诗》读到颂,除了上面这三幅略感温馨的画面,其余几乎找不到可圈可点的诉求。整整几周,在《颂》里潦倒、茫然。

静不下来的时候,就打开那些名为安静的音乐集。这一首,叮咚如珠玉一般的琴声滴在心头,曲声轻松却欢快。这一首,放在了缓解疲劳的主题内,节奏动感十足。这一首,情绪、调高、起落,似乎都对了,但随之有女生缓缓轻唱,又飘了。直到这一首,有琵琶摇指不时颤颤撩动,有钢琴辅音点点落在要害,有丝弦呜呜咽咽纠肝断肠。原来,我不是疲劳,不要安慰,不需遗忘,不求宿醉,只愿同心同境,一起放声哭一场。

 

有一天,忽然明白了,女人的想象力在这里没有驰骋的空间了。因为,这里没有十五国风的世态人情,悲欢离合,没有大雅小雅的忧思愤懑、贵族情调。只有,嫩嫩的王和老老的臣。王,恭慎谦卑、小心翼翼;臣,语重心长、老泪纵横。仿佛天下只要有孝义和德行,只要有忠诚和感恩,就可以千秋万代,恒昌恒盛的。

 

《颂》,唱了八百年,周亡了。肃雝和鸣,基调悲悯,是千年的魔咒。

那一首曲子是贾鹏芳的《睡莲》,里面有一句:唱一句,舞一曲,等来世轮回。

【诗经·周颂】女人的想象力止于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