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的食单】夜宴老公馆-----八佰伴外婆家

标签:
食单八佰伴香饼茶香鸡外婆美食 |
【格格的食单】夜宴老公馆-----八佰伴外婆家
蓝格格
小时候外婆最疼我,挽着外婆的手走过的日子是最悠闲快乐的时光。
外婆出生于富庶之家,从小娇养,连一只碗都不会洗的。解放以后,家境陡转,却依然不改斌性,依旧穿着素净的旗袍每日坐在院中咿咿呀呀地哼着曲子。家里的很多家务事都是外公和妈妈承担的。因此没少听到外公的数落声,也因此,外婆常常牵着我的小手悄悄地溜出家门,一路逛来一路吃。记得最牢的就是崇安寺里的那家手推皮子馄饨店,那时候,店里吃客很多,收牌的是个胖阿姨,虽然手脚麻利记性超好,但依然会等上很久,我们老少两人叫上一碗红汤辣,一碗拌馄饨,就这么吃吃的等着……
八佰伴外婆家入口处用一排仿古木隔断将餐区分开来,细看上面还点缀着些木刻小花,做工精致。我一下子想起了外婆家院子后的客堂门也是一排向两边打开折叠的木槅扇,扇面上繁琐的镂空雕花、人物故事,古朴而华美。外婆若在,轻触其间必定潸然泪下……
通往包厢的走廊幽暗逼仄,墙面上土黄色的条砖和许多黑白老照片,墨绿色的皮质靠背椅,每一处都暗暗浓浓地勾勒出曾经的海派经典。
水果餐前吃,这个道理很多人懂,但许多饭店还是固守最后上水果的惯例。外婆家做到了,一大盘橙子,色彩亮丽,口感水润,降火清口,比不知何味的迎宾茶好很多!
招牌菜
NO.1外婆红烧肉。小小的黑色陶罐里盛着一大块灼红烧肉。上桌前用小刀划成细小的一块,搛起时丝丝连连,有汁水渗下,送入口中细嚼,没有大块吃肉的生猛,却一样的丰腴滋润,肉香弥散。罐里还有咸鱼和笋干,稍夹一点尝尝,咸香的过瘾。
NO.2麻婆豆腐。玉白的豆腐在壳黄红的调汁里滚过,又轻轻浅浅地滑碎在长圆形的盘子里,轻轻地抄起一块,豆腐的柔嫩、色彩的浓烈、口味的鲜辣,价格的低廉,居然也能如此完美结合。量不多也不算很辣,口味重的要失望了。
NO.3茶香鸡
相比于红烧肉,陶罐要大多了。一小只茶香鸡被重新拼摆过后卧在罐里,明黄黄,油亮亮的。不见汤水,松软的鸡肉干香回味,若是嫌淡,可沾一点罐底的汁水,顺带拨出罐底的笋干,那滋味全出,怕是吃多了,麻痹了味觉!
宋嫂鱼羹
杭州名菜。盛在玻璃器皿中,映衬得汤色醇亮悦目,漂浮在面上的鱼肉白嫩嫩的,着实诱人。
最后上的几道菜了,原本已没多少胃口,一小碗落肚,居然将其他的味道都淹过了,也许是口味越来越重了,不过真是越吃越有味……
很多家的茶香饼都做俗了,主要是外型上干瘪粗糙,口感不够酥脆,发硬,馅料也不讲究。不过外婆家的茶香饼饱满丰实,两面绿色外皮鼓鼓的像要涨裂开来,侧面滚过一圈芝麻,一样炙得珠圆玉润了,咬开,中间是白色的,可能是山药或者芋头,松软香甜还带着淡淡的茶香……
青蟹
壳黄油亮,断裂处看着肉质雪白肥满,煞是勾人,拍完照迫不及待地搛了,顾不得,有些失礼了……嘻嘻……
……
喜欢坐在外婆家,默默地感受那些老公馆里的寻常往事,耳畔传出:‘请你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段战前香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