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里巴巴的衰落或从今天开始

(2011-10-18 21:07:45)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技
     如果中国互联网还有一个真正有良心的大老板,我相信这个人首先会是马云,如果中国互联网还有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我相信首先会是阿里巴巴。直到今天之前我都是这样想的的,今后我也想继续持有这个看法。我不希望长久以来对这个人和对这家企业的信任和期望,都在片刻之间化为泡影,成为自己永久的笑柄。

 

    淘宝商城出事之前,马云去了美国,他可能深知将会有一场战争,因此选择远离战场。当然,有理由相信他是密切关注事态进展的。美国之行显示了他对这件事的后果是有准备的,也深知过程不会那么顺畅,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战役胜利则回来开香槟庆功,继续指点江山,战役失败则回来收拾残局,重拾负责任企业家教父形象。但我想说,这次马云的如意算盘打得过于精细了,或许上一次修改交易政策所引发的卖家抗议会被轻易压下,但这一次,淘宝商城乃至整个阿里巴巴系却很难不摔跟头。也许这一次,会成为阿里巴巴衰落的开始,如果马云不把这件事处理好的话。

 

    淘宝商城开业之初打的旗号是:“如果你没有工作,来这里创业吧”。这是个多么美丽的口号,引来了多少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淘宝商城从无到有,由小卖家一砖一瓦堆砌起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中国B2C的旗舰,占市场一半以上份额。但是如今,更有钱的实力卖家看上了淘宝商城这块沃土,而为了给这些大老板腾地方,淘宝商城准备把当初成就它的小卖家扫地出门了。

 

    就在9月份还否认大幅增加年费的淘宝商城,10月份年总费用从1.6万猛然提高到16万,让千万中小卖家欲哭无泪。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并不触犯法律,但却是个很缺德的决定。很多中小卖家投资额也就二三十万,甚至更少。有的卖家是贷款来这里创业的,还有的挪用了结婚的钱,有的人投入了十几万,再也无力投入更多,在投入还没有看见产出之前,却眼睁睁看着自己要面临被驱逐出去的危险。

 

    阿里巴巴一贯强调社会责任,马云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近乎于神。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服务万千中小企业,但如今却在面对资本的诱惑时,却向自己服务的中小企业举起了屠刀。上市的压力,赢利的压力,投资人的压力,使得淘宝商城已迫不及待,一点缓冲都不留地把事情彻底做绝。可这在显示淘宝商城的蛮横作风同时,事实上也在损害自身的根基。

 

    淘宝是家草根立业的电商,就连当初成功的阿里巴巴B2B,也不可避免带有强烈的草根性,那里面很难见到大老板。淘宝商城是阿里巴巴集团向上游扩展的一个机会,可引进更优质,更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但阿里撷取这个机会的速度未免太快,太不择手段,太令人寒心。如果淘宝商城从一开始就想做一家品质保障的电商,拒绝不符合条件的小卖家入驻,这也情有可原,但淘宝商城在依靠小卖家发展起来之后,在事先毫无预警,业务缓冲的情况下强行用费用将他们驱逐出境,这手段未免卑劣。

 

    从草根到精英是个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这道理很多人都明白,阿里巴巴也不会不懂。这次下这么大决心实施费率调整,并三番五次表示决不妥协,还称聚集的小卖家为暴民,这很难不让人怀疑阿里巴巴或许出了什么问题。B2B在倒退,淘宝不赚钱,一淘受挫折,唯有淘宝商城还在欣欣向荣地生长,但用牺牲自身声誉的办法来扶植一个淘宝商城上市,阿里巴巴要考虑清楚,到底值不值得。

 

    淘宝商城用规则驱逐中小卖家,而中小卖家用规则去扰乱淘宝商城的经营,你可以称之为暴徒,但大家本质上都是在规则范围内行事。这一争斗的结果,只能是损害了大卖家的利益,侵蚀了阿里巴巴的声誉,中小卖家离开淘宝商城,这注定会是个三输的结局。在盛大、腾讯、奇虎等企业纷纷推出电商平台的今天,势必会有更多的中小卖家包括买家用脚投票。以淘宝和淘宝商城如今的规模,或许并不在乎,但不可否认的是,7000闹事的小卖家身后,必然还站着70000个不想闹事但心怀愤怒的卖家,淘宝商城可以把所有小卖家都定义为暴徒,但不要忘了给自己也扣上一顶暴君的帽子。

 

    最后,恳请淘宝商城、阿里巴巴,马云,给中小卖家一条活路,放他们一条生路。作为商人你们可能没义务给别人活路,也不必听别人聒噪,但就当是给自己一条活路吧。如果你们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想必不难得出结论:此战淘宝商城若负, 尚有机会重拾声誉,此战淘宝商城若胜,将成为阿里巴巴衰落的起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