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跑步入场
(2011-10-18 21:10:20)
标签:
济南微软雅黑微博政务各级政府杂谈 |
分类: 科技 |
2011年8月,新浪微博测试版正式发布两周年,用户已接近2亿。新浪微博延续了博客时代的发展模式,走明星路线带动用户快速增长,成效非凡。自今年以来,政务微博快步走向前台,成为一股清新的风潮,为微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微博问政风生水起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在传播和接收方式上有很大突破,较传统媒体和传统网络媒体而言更为快速便捷,发布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更为多样化。在微博上,媒体和受众的身份角色并不固定,每个人都可以是发布者,每个人也都可以是信息接收者,这使得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信息源,也可以充当传播者的角色。
近两年来,在各大公共事件中微博从未缺席,充当了先行者的角色,成为迅速快捷的消息来源和传播渠道。2010是新浪微博的爆发增长年,这一年的南非世界杯,成为新浪微博狂揽用户的盛宴。而山西疫苗案、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上海高楼大火、菲律宾人质事件等,更是为政务微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快速发展的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里聚集了老百姓,草根明星、知识分子、意见领袖、行业精英和娱乐明星,等同于一个现实社会的精简版。当微博对社会的影响被各级政府机构感受到时,变化已开始处于酝酿之中。从2009年起,就已有一些政务微博悄然面世,而到了2011年,各级政府机关开设政务微博已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里面不乏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机关已充分认识到政务微博在公开信息、听取民意、收集舆论、依法施政等方面蕴含的巨大潜力。
今年夏天是政务微博爆发性增长的季节,截止2011年8月为止,在新浪和腾讯微博上开设政务微博的各级政府机关各有上万家,这个数字比2011年3月份所做的一次统计高出了近20倍。此外,另有为数更多的政府公务人员以个人身份开设微博,其中级别最高的是省部级干部,厅局级干部也有数百人。有些领导干部的粉丝甚至达到或接近了500万,如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534万),云南红河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伍皓(467万),成为微博上的“明星官员”。
在所有的政务机构中,公安微博是政务微博的主力军,其次是宣传和推介地方特色的旅游局微博,此外卫生、交通、防汛、农业等贴近国计民生的政务微博也为数不少。地方各级党校和干部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教授官员掌握微博等新媒体的技能。某些地方政府还专门为政务微博制定了管理规定,并组织专人学习和实践。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各级政府对微博这种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和参与愿望。
政务微博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也确实发挥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今年8月在济南发生的女狱警携丈夫殴打修车老人的事件,引发群众围观。济南公安微博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通过微博发布事件调查进展,公布处理结果,最终成功地化解了濒临激化的矛盾。而在今年7·23动车事故中,面对舆论的质疑和不满,浙江政务微博动员起来,用坦诚的态度赢得了不少支持,为化解网上负面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政府机关开微博,从社会舆论的反馈来看,基本是持正面态度的。很多人认为,政府开设微博,虽然不乏赶时髦和作秀的成分存在,但仍可以被视作政府部门追求进步的举措。政务微博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可以更广泛听取民意,及时化解矛盾,提升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是贴近群众的亲民之举,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该予以大力提倡。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政府官员应慎开微博,因为不管是以官员身份还是政府机关身份出现在网络上,代表的都是政府本身,职务性特征明显。官员在微博上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有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和混乱,给政府形象蒙上阴影。而且,互联网存在着一个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语境,不明就里的官员踏入其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尴尬局面,给自己造成被动。
今年夏天风靡一时的“淘宝体”,曾作为上海警方的通缉令在网上传播,很多政务微博都曾编制过自己的“淘宝体”通告,产生的结果却是褒贬不一。许多政府官员想借“淘宝体”融入微博语境之中,效果却并不理想。另外,有些微博管理员遭遇网友的攻击和刁难,一时就慌了手脚,口不择言说出不该说的话,造成尴尬局面。作为政府官员,在微博上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怎么说,该何时说,这些都是政务微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初步经历了网络江湖的风雨之后,很多官员选择了观望,面对各种问题时思前想后,不敢轻易发言。另有一些政务微博在开办之初就是为了赶时髦,或干脆就是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从创建之日起就不做更新,成为死账户。目前新浪和腾讯的政务微博中,只有20%左右的账户保持了正常的活跃度,其余账户更新极少,或根本没有更新,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存在。从这一点上来看,虽然政务微博有热潮,但微博问政确实还没有形成规模,还处在徘徊和摸索的阶段。
当然,也有很多官员学习能力比较强,对网络话语掌握很快,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对各种网络用语已捻熟于心。可事实上,政务微博的服务功能还是主要的,熟悉网络语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互动则是为了贴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两者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即服务公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倾听百姓声音,正确引导舆论。
在微博上,粉丝数代表传播广度,也成为评判微博的一个标准。也曾有一些政务微博,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突破用各种手段刷“僵尸粉”,以达到表面繁荣的局面。其实这对政务微博来说,大可不必。通过自身努力同网民做好互动,做好服务,营造一个高质量的交流氛围,远比拥有众多粉丝更有实际意义。只有把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微博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巧妙平衡几方面的关系,才有可能把政务微博做好,政务微博才能实现存在的价值。
政务微博需完善规则
在政务微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即如何制定和完善规则,把政务微博管理好,运营好,避免出现失控状态。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目前还做得远远不够。例如,政务微博由谁来管理,如何管理,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问题,都需要有一定的规则来限制。在微博上,转发这个动作本身就代表了转发者对贴文内容的一种态度,作为个人,对某些话题表明态度当然无可厚非,但作为代表政府的个人,不严谨地表明态度,就会给人留下一种不严肃的印象。这些,都是需要作出规定和限制的。
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政务微博很有特色,在管理上有可贵的创新和尝试。目前银川市级四套班子、6个县市区、1个开发区、85个部门均在新浪开通认证微博。银川市委和市府办公厅专门开设了账号@问政银川,用来督导银川市各级政务微博,并负责将投诉和问询转相关单位政务微博处理。@问政银川开办两个月内,收到评论投诉3850条,发出5497条,日均回复转办市民咨询投诉100件次,极大提高了政府的施政效率。
不仅如此,市委督察室还派专人监督,及时纠正各微博管理不规范做法;纪委也对政务微博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不作为单位启动问责机制。政务微博中收到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制作专报,由市委副书记负责及时进行处理。银川各级政府机关开设的政务微博实用性较强,注重政务处理功能,更重要的是监管得力,可以有效减少被动局面的发生,提升政府形象。这在目前各省的政务微博群体中,是非常具备典型意义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日前,在微博上先行一步的新闻媒体机构,纷纷发布了各自的内部微博客管理办法和暂行规定,明确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性质,对模糊不清的概念做出了解释,划分了责任范围和问题处理方式。下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在遵循政策导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各自的微博客管理办法,将是顺理成章的事。
微博客是柄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促进政府更有效率开展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用不好,也是有可能损害政府形象,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的。在实践基础上积极开展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则,将成为政务微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作者:葛甲 载于《网络传播》杂志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