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议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不再批示干预个案

(2013-12-18 10:51:43)
标签:

领导批示

干预司法

个案

分类: 随笔杂感

建议党政领导干部个人不再批示干预个案

 

1、【相当一部分冤案是领导批示造成的】相当多的领导批示只是原则性的话,但被下级当作尚方宝剑,用于打击报复,制造冤案。建议中央政治局形成一个决议,党政领导个人不再批示干预具体的司法案件,尤其是打黑、金融诈骗之类容易滥施刑罚的案件。

 

2、可行个球,谁敢往里放?见过几个放的,也没啥用。//@亚丁方舟2:张律师的建议相对现实可行些。//@长沙岳麓区杨林://@张凯律师:这招没用,还不如领导干部的批示必须进入卷宗,律师和当事人可以查看。私自隐藏批示,依照隐匿证据罪论处。

 

3、那是个别批示正确的,媒体报道出来你知道了,大多数批示错的,报道不出来你不知道。批示正确的,大多数也不执行,批示错的,大多数高效执行。//@新闻工匠:平心而论,在法治不健全的时候,领导批示多数情况下对案件产生的是正面影响。

 

4、回复@可爱的徐阿姨:存档或公开领导批示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领导批示本身不一定有错,写上“依法处理”“严格依法惩处”的很多,强调“依法”,没错啊。你给公开了,领导脸上挂不住,更不可能纠正了。杨金柱干过这事儿。应该强调的是批示本身就不对。

 

5、同样的一个领导干部,在福建当省委书记时,他在吴昌龙的冤案上批示了三次,吴昌龙的冤案却得不到平反,直到杨金柱给送了红薯才平反。等他到了河南,在某个案子上批示了一次,这次批示就被高效执行了,后来还被杨金柱给曝光了。所以不是领导干部个人的认识水平问题,是批示本身就是问题。@张凯律师

 

6、很多情况下,不是领导本人的问题,而是他的批示被下级选择性执行,对下级有利的被执行,对下级不利的不被执行。对下级有利的,常常对老百姓是不利的。而领导当初做批示,可能是想勤政,想负责,想处理问题,初衷是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