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吴冠中的画和散文集封面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随手拿来做了书名。
写到后面,前面写的是什么已经忘了。写完,回头看一遍,勉强找个题目按上。
《从前的东西》写完,一直搁在那儿。等发表了,有朋友说喜欢。喜欢什么呢?大概因为其中
发了一些有关人生的牢骚。一水儿的家常话,平淡无奇。日子本来就是平淡的,如果因为马齿
渐长就觉得饱经沧桑,那也太高抬自己了。但它真乱,有结尾,没开头,而结尾看着也不像原
本长在那儿的,像是后来贴上去缝上去的。
责任编辑应亚敏是个很有灵气的女孩,书稿到她手里,马上来信,详说对作品的看法。让我心
里一块石头落地的是,她认可了我的书名。她说,《从前的东西》给人回忆的感觉,和全书的
情调对得起来。
封底:
不可或缺的东西:人际关系,挣钱,更舒适的房子,保险、税务、存款或投资方式,那么与此
同时,他必然也在丧失,丧失他身上那些‘无用’但极其尊贵的品质。丧失的越快,越没有痛
苦,没有感觉。这样的变化是幸福的,因为他完全不知道,或者说,他不在意。
从前的东西,如今无法继续拥有,不是客观上的不能,而是我们丧失了拥有的能力,丧失了喜
欢和沉迷于其中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从前的意义就大大不同了:在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上
,我们失去的也许就是天堂。”
本来就爱吴先生的画,看了亚敏传来的图片,还是大为惊喜:真的太漂亮了。
不得不放弃,因为空杯的意思,和画面配不上。我打心眼里舍不得。新的封面已经出来,还在
和亚敏商量,能否继续用吴先生的画,哪怕换一幅。
名赶写了一段文字,破题承题,八股文似的。
此处,似乎也不恰切。楼下有他老人家的书,四种,有的是以前读过的,搬回家,一一细读,
觉得别有味道。
学生去苏州实习,之后去舟山群岛写生。离开舟山回宁波,在宁波火车站,看看还有少许富裕
时间,就到附近观察,“被滨河几家民居吸引,激动了,匆匆画速写”,“这民居,就是《双
燕》的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