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火片又称“火照子”(注:专业术语)。试火片的作用主要在装烧陶瓷入窑时,用事先准备好的瓷质试片同时入窑焙烧。为了检测整窑陶瓷是否烧成,此时取出试火片作为衡量陶瓷烧成的重要依据来确认整窑陶瓷的成功与否,因此,试火片的运用在陶瓷焙烧过程中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图为河南扒村窑使用的试火片。该试火片与传统的试火片有一些不同点,传统的试火片一般都留有一小孔,这是为了方便从窑中提取。火片中央以白地黑花描绘出莲池鱼纹,图案设计新颖别致,棱型开光内的莲池鱼纹绘制得十分精细,池塘中盛开的莲花、变体的水波纹、肥腴的鲤鱼在水中自在的游弋。整个场景既充满了灵动感,而又人们传递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试火片的使用始于东汉晚期的三国时代,在南方,由于古代设窑多选择山坡较平缓的地带,窑床坡度大多在25至28度之间,又因窑炉结构的关系,所以使用试火片有利于对整个龙窑窑温的观察。而在北方瓷窑中,馒头窑、葫芦窑、连体窑等虽然都因窑炉结构的不同、窑内恒温效果好等特点,但仍需使用试火片来确保一窑瓷器的成功率。因此,试火片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工具,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试火片(火照子)的产生,是古代先民用智慧发明创造的一项技术成果,自它诞生时的那一刻起,就一直伴随着中国陶瓷走到了今天。在南北方瓷窑中,各式试火片层出不穷,有的以碗型代替;有的则以书写文字代替;还有的用绘画的形式出现。尤其是进入明清以后,各种试火片更是丰富多彩,因而收集历代试火片成了藏界中一支突起的新军。收集各时期的试火片,不仅可以通过试片上的文字、图案来了解当时烧瓷的历史,也能从文字、书法及纪年方面,获取更多的陶瓷文化信息,从而对于研究窑口的发展历史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以现在的眼光看试火片的作用似乎感觉到很落后,然而当我们仔细回想起在那科技极不发达的年代里,先民们正是利用了人类的聪明与智慧,发明了试火片,应当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也是促使窑业发展向髙层次迈进的一个积极的标志。今天当我们面对着古人的发明成果,不由地对古代先民的智慧结晶从內心里感到由衷的敬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