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名窑长沙窑,是开启我国釉下彩绘之先河的唐代著名瓷窑,因它设窑于长沙市郊铜官镇,故又称“铜官窑”。在唐代,除北方邢窑及南方的越窑外,长沙窑是长江以南地区产量及外销量最大、最重要的瓷窑之一。
图为晚唐长沙窑釉下褐彩圈点注子。(注:唐代名注子,宋代改称壶)此壶的造型呈瓜棱型,器型丰满。通体施淡青釉,釉下以褐彩圈点纹环绕一周。整个装饰图案简洁疏朗,使仿生瓜果的注子更显示出南方特有的生活气息。
长沙窑瓷有二大显著特征:一是它的造型艺术贴近于生活,产品中有不少是植物的形态而仿造的;二是它的釉下彩绘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为素材而进行二度创作,使之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色彩。长沙窑彩绘瓷的装饰图案题材多样,不仅涉及到国内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都出现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装饰题材。由于该窑在中晚唐时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普遍接受,因此,从那时起,长沙窑瓷作为中国主要的贸易货物而远销至世界各地。
长沙窑瓷的装饰图案源自于生活,所见图案基本上都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除此之外,它的绘画还涉及到中国与伊斯兰、波斯文化中的文字与书法,也涉及到佛教文化等,绘画、文字等所涵盖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汉文化的包容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