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防御“否认”:当作没发生,来获取心理上的暂时安慰

(2025-11-13 14:54:25)
标签:

心理防御

否认

圆成心理咨询

成向东

自我保护

否认是一种原始且简单的心理防御机制,指的是通过扭曲个体在创伤情景下的想法、情感及感受,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者对不愉快的事件进行否定,当作它没有发生,来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
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否认行为,能够使人获得短暂的心理安慰和平衡,不至于突然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导致精神崩溃,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一般来说,内心脆弱、阅历浅薄的人,会下意识地使用否认机制。比如小孩子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会下意识地用手将眼睛蒙起来;员工在上班时间玩手机,被领导发现,谎称自己只是在看时间,等等。之所以否认,是因为一旦承认问题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去面对或处理与之相关的问题,而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体验。
否认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人们适应当下的环境状态,产生积极的效果。心理学家拉扎勒斯研究发现,当一个病人即将动手术时,如果他否认病情,坚持自己的错觉,会比那些熟知手术情况,精确估算痊愈情形的人要康复得更快。不过,这种否认机制并不适用每一种情况,更多时候,它会阻碍我们认清事实本身。否认越多,我们与现实的接触就会越少,心理机制的运作就会更加困难。长此以往,在遭遇某些问题时,我们宁愿自欺欺人,也不愿让外界的任何想法进入意识中。
否定事实并不能使当下的处境发生变化,所以,否认机制只能暂时缓解压力,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如果长期使用否认机制,遇到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恶化。比如当一位女士拒绝承认自己的乳房肿块是癌症的预兆时,长时间的逃避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当痛苦袭来时,我们难免会做出一些不够理智的举动,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并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无论你怎样否认、逃避,事实始终都摆在眼前,让你不得不去承认。与其在现实的逼迫下,一次又一次地忍受痛苦的折磨,倒不如鼓起勇气,坦然面对所有的事实,剧烈的伤心过后就把曾经的痛苦抛到一边,重新开始我们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