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愤怒
情绪
心理冲突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成向东
|
|
愤怒是指事情发展与自己意愿相悖时一种惰性反应。具体表现为面红耳赤、怒不可遏、沉默不语、怒目视人。起因常常是脱离实际地期许一些难以实现的愿望,而当事情相悖时,就勃然大怒。愤怒令人烦躁、抑郁,甚至对情感交流造成阻碍与破坏。控制我们的愤怒是每个成年人都必须做到的。具体方法是:
(1)说明愤怒的理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可以这样说:“我愤怒,是因为……'。
(2)记下愤怒的过程。在日记里详细记录自己发怒时的处境,记下愤怒时的时间和原因以及地点,明确可能致使愤怒的因素。
(3)克服呆板。越是难以变通的思维方式,越容易产生愤怒。检查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会一根筋地看问题。
(4)换个角度看问题。遇到困难时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当一扇门关闭的同时,上帝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遇到困难时,多次向自己重复声明,心往好处想,柳暗花又明。
(5)在愤怒时采取保持冷静的措施。在感到愤怒之时采取及时措施来平息,如在感到愤怒时进行深呼吸。
标签:
成向东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
紧张
焦虑
|
|
抑郁症患者来到陌生的地方,总是会感到莫名的恐惧和紧张。其实这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心里缺乏正能量,因为自己身心很虚弱,自然就会“弱不禁风”,对客观环境恐惧和敏感。如何消除这种敏感或恐惧心理呢?
战场的指战员不是生来就是不怕打仗的料,而是经过千锤百炼,接受炮火洗礼后成长起来的。患者总是看到别人从容镇定,不紧张,以为别人就是铁打的身子,殊不知别人是见多识广,久经沙场,多见不怪,才遇事不慌、沉着冷静。患者误认为只有不紧张的人,才是正常人。实际上没有紧张感的人是不存在的,除非白痴或者精神病人。
标签:
猜疑
人际关系
信任
成向东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
|
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的蛀虫,既会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十分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要想了解猜疑心理,先要知道猜疑心理的产生原因: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一个人错误的思维定式。那些喜欢猜疑的人,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起点,凡事都是用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依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进行循环思考。这样就很危险了,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又回到假想目标上来,如蚕吐丝做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死死束缚住,这样遭殃的就只会是自己。
猜疑心理重的人通常也是狭隘自私、自尊心过强、嫉妒心强烈的人。不管怎样,都会对自己造成不良影响。
既然猜疑心重这么有害,我们当然要对其进行调整。首先,应该培养理性思维,防止感情用事,猜疑者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下,就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天衣无缝。我国自古流传的“疑人偷斧”的故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此在现实中,我们遇事要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错误。这是消除自己猜疑心的重要途径。
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培养自信心,我们每个人
标签:
自卑
自我不接纳
矛盾痛苦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成向东
|
|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一定就是他本人具有某种缺陷或者短处,而是不能悦意容纳自己,自惭形秽,常常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
自卑的人情绪低沉,郁郁寡欢,常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不愿意与别人来往。他们做事缺乏信心,优柔寡断,缺乏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欢乐。
一般来说,自卑感的产生与主客观因素和自我评价因素密切相关,其表现有三;
1.胆怯封闭。一些人由于深感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或者从事某项事业时认为自己必败无疑,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竞争,不干有风险的事,坚信“安全第一”。越是封闭自己,越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2.自傲逼人。即人们常说的过分的自卑以过分的自尊表现出来,尤其是当屈从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时,就采用好斗的方式。有自卑感的人,他们比任何人更注意不让自己被别人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时,便采用好斗的方式阻止别人对自己的了
标签:
虚荣心
需求
成向东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自尊
|
|
有些人喜欢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昔日的经历或如今的辉煌成就,喜欢炫耀自己有财力、有名气、有地位的亲朋好友,喜欢追求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物质……人们将这种行为看作虚荣的表现,然而“虚荣”却并不止如此,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处处隐藏着虚荣的痕迹。比如在朋友圈中晒游戏的连胜截图,晒“微信运动”的步数,晒看书日记等。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行为其实都是在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优越感,连胜战绩说明自己游戏实力强,“微信步数”多说明自己爱运动或工作忙碌,看书“打卡”说明自己有毅力。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只不过追求虚荣的程度不同罢了。
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都不尽相同,在深入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对方身上的优势或缺陷,比如友善、聪慧、吝啬等。但是,如果一个人单纯地站在我们面前,他的能力或天赋是无法被我们察觉的,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优点只有展示出来才是自己的优点。
心理学家杰弗里·米勒认为,每个人与他人竞争的过程,不仅是内在实力的竞争,也需要通过向周围的人展示出自己的“优势”来竞争。而这种“优势”能够让他人更明确地了解一个人的实
考试焦虑是一种逐渐习得的焦虑。考试焦虑者在考试中除了应对考题本身,还过分担心能否考好。这种担心,不但不能提高考试成绩,而且几乎总是对成绩有消极的影响。”有些考生的焦虑比这种担心更多了一层:他们为自己的考试焦虑而焦虑,担心自己的担心会使自己发挥失常,这种“对担心的担心”或“对焦虑的焦虑”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焦虑。考试焦虑者常常陷入这种“担心考不好--因担心考不好而考不好”的恶性循环里。
考试焦虑在DSM一IVTR、CCMD-3等诊断体系中并没有专门的诊断条目。太原心理咨询成向东老师认为,考试焦虑应该像社交恐怖障碍那样被单独地列为焦虑障碍的一种亚型,与社交恐怖、特定恐怖、广场恐怖、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等并列。考试焦虑不同于特定恐怖。对于血液、猛兽、鼠类、雷电等特定对象的恐惧,源于这些对象与死亡和生理伤害的直接联系。而大部分考试焦虑者害怕的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试失败及与之相关的后果。考试焦虑是“期望成功”和“害怕失败”这两种动机
标签:
成向东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爱情心理学
需求
|
|
爱,首先意味着把对方当成独立的人来理解和尊重。尊重他的感觉、尊重他的需要、尊重他的选择,并且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对方适当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当然,这是对爱情当事人双方共同的要求。生活中,很多人都明白这些道理,但当他们面对自己最爱之人时,却似乎总是忘记了这些。
或许,人们受中国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太过深远,每个人的血脉中都深印着这些耳濡目染得来的影响。在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中,附属的意味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处于强势的一方往往忽略了处于弱势的一方的独立地位和价值,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似乎永远都有“屈从的义务”。这是一种环境造就的“整体无意识”行为。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大家应该清楚,只有沉淀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无意识”,才能真正区分爱与需要。
标签:
权利
欲望
需求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成向东
|
|
知乎上,一位网友问道:“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对权力的欲望最大?”高赞回答是:“应该是你在享受到权力的好处时,偏偏被更高级的人压迫的时候,对于权力的渴望最大。”
有人断言,这世上只有一种人能抵受住权力的诱惑,就是那些远离权力、从未尝试过权力滋味的人。而那些站在权力边缘的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会拼尽全力地去争取权力。
《权力的游戏》中有句经典台词:“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旦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就像食过人肉的狮子,再吃别的都是味如嚼蜡。”对于人的舌头来说,那种甘甜的滋味有着最大的诱惑力。权力本身是五味杂陈的,然而,一旦有人品尝到它的甜时,就会变得贪心无比。殊不知,其他苦涩、辛辣等滋味却埋伏在后,等着你忘乎所以时给你带来沉重的打击。
没有尝试过权力滋味的人,永远也无法体会到那种成就感、自信感、唯我独尊感不断膨胀,最终到达顶峰的感觉。但凡见过你的人都对你阿谀奉承、卑躬屈膝。他们因为你一句话欢喜不已,因为你一个皱眉战战兢兢。你轻轻一挥手,就能决定他人的前途和命运。当你见识了
标签:
欲望
幻想
白日梦
现实
太原圆成心理咨询
|
|
人们在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很容易沉浸在空想中。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将这种空想命名为“白日梦”。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越是对某种欲望求而不得的人,越倾向于通过一系列想象在心理上“实现”它,这是为了在虚无中寻求心理平衡。
简书上,一位作家说,所谓的白日梦是一个人的狂欢。他用想象为自己架构起了一个逃避现实的安乐窝,他和心爱的人依偎在那里,不必花费太多力气,就能轻松实现一切浪漫的理想。可惜的是,他不能一直沉浸在这种幻想里,生存的压力会不时将他生拉硬拽出那个美妙的乌托邦世界,仿佛睡在美梦中的人被现实的巴掌残酷地拍醒….
也许你曾为了排遣现实生活中的郁闷、不满、绝望等悲观情绪,一头扎进虚幻的世界中,用一种逃避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并将身边让你倍感压力的人与事抛到脑后。可这样的你,仿佛在吸食“精神鸦片”,不但无法赢得想要的未来,还会摧毁来之不易的现在。
幻想所能带来的只是一时的欢愉。那些拥有很强执念而心灵却又很脆弱的人,总会给人留下不真诚、不靠谱、满嘴谎话的印象。也许,他们并不是有意在说谎,当他们抱着异想天开的欲望时,便很容易将现实与幻想
从道德范畴来讲,一个人的第二个“身份证”就是诚信。一个讲诚信的人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诚实守信,一言九鼎。诚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个人终日谎话连篇,其德行必然值得怀疑。所以在我们择友时,一定要看对方是否诚信。
诚实守信是交友的基础,必须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来要求自己,才能达到“朋友信之”、鼎力相助、两肋插刀。否则,人们之间充满虚伪、欺骗,就绝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朋友之间必须诚实忠信,如果你受到了朋友的欺骗,那么你就该对你们之间的友情有个清醒的认识和反思。就像《礼记·儒行》中所说:“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意思是说就算彼此之间很久没有见面,在听说朋友的一些流言蜚语后,仍能互相信任,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很多时候朋友是应该互帮互助的,这样也会使彼此之间增加了解和信任。但是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你一定要看看对方是否讲诚信。如果对方是个诚信的人,那么,帮什么样的忙,如何去帮,能让你有个冷静的头脑,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避免让自己身心疲惫,让你们之间的友情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