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2022-01-30 22:49:56)

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人格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跨文化价值观研究中用的最多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一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构念。般认为,东亚国家奉行集体主义价值观,而欧美社会则推崇个体主义价值观。这种观点受到了一些质疑。如邓晓芒(2005)就认为这种观点有静态化的偏向,它把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绝对地对立起来,然后分别归之于东方人和西方人,是很表面的。杨中芳(2005)对“集体主义”这一构念是否适合用于表征中国人的价值倾向提出了深刻的质疑。此外,奧斯特曼等人( Oyserman等,2002)通过对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研究进行元分析,也得出了两点不同于以往的结论:第一,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构念是多方面的。在某些情况下,文化差异的大小会根据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被测量的那个方面而产生本质的变化。第二,用自我报告法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集体主义文化代表的日本和个体主义文化代表的美国之间,在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量表上的得分显示出了相对较小的文化差异。美国人、日本人与韩国人在个体主义上的得分区别不大,研究甚至发现了与以往假设相反的结果—美国人在集体主义上的得分比日本人的还略高些。由此,我们会产生疑问: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这种维度的划分是否还有意义?

高野和大阪( Takano和 Osaka,199)的论述可以解答以上疑问。他们认为,由于经济发展、信息传播以及移民等带来的全球一体化,现今日本和美国之间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上的差异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他们发现,从1981年到1995年期间,在包括日本和美国的许多国家中,都出现了个体主义程度增加的普遍化趋势。此种矛盾现象还有方法论上的原因。对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的评定一般采用李克特量表,被试反应易受与李克特量表联系在一起的两类人为因素的影响:(1)反应类型( response styles)。有研究发现,由于倾向于选择李克特量表的中点而避免选择端点,日本人在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维度上的得分都比较低。除了反应类型化,加之奥斯特曼等人( Oyserman等,2002)的元分析建立在非标准化分数的基础上,故得出的结果与假设相矛盾。为避免反应类型的影响,一些研究者提出应将个体的反应标准化。(2)参照群体效应( reference groupefet)。研究发现( Heine, Lehman,Peng,和 Greenholtz,2002),当没有外在参照群体时,日本人和加拿大人在集体主义上没有差异,然而,当参与者被要求与来自外文化的其他人相比较时,就会出现一些人们期待中的文化差异。

鉴于李克特量表的局限性,应使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文化与人格。坎贝尔( Campbel,1996)在回顾自己50年的研究历程时指出,反应类型是人格测量中仍未得到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反复强调采用多方法取向测量的重要性。文化的维度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