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虑疾患与人格疾患

(2021-07-16 15:27:07)

共病性:人格疾患( Personality disorder)与物质滥用疾患( Substance use disorders)先前的章节已经提到焦虑与忧郁疾患的高共病性,其与脆弱性、神经症及控制所在和防卫类型的分数增加有关。本节中,我们将讨论疾患的共同发生性,其可能与异常的人格特质有独立的关联。人格疾患似乎是较独立且分离的情况,较不易受焦虑疾患症状的影响,即使是畏避性、边缘性、强迫一冲动等人格疾患。不同的文献有不同的看法,有些文献不认为焦虑疾患中有较高人格疾患的盛行率,但有些文献认为恐慌与惧旷疾患中有较高边缘性人格的盛行率,而OCD中有较多的强迫性人格疾患,

社会畏惧症中有较多畏避性人格(回顾性文献,参 Mulder et al.,1991)。以下我们将讨论许多议题。第一,需先处理、区分个体在第一轴的疾病急性症状的偏差行为。例如许多临床工作者将情绪控制不能的恐慌边缘症状,错认为B群( Cluster e)人格疾患的证据,而错误假设人格疾患与恐慌或惧旷症有相关连结,

这是错误的,另外类似的情况,如慢性OCD也难以与人格特质清楚区分,不令人意外的,OCD常于青少年期初发而成为人格特质的一部分。另外因为畏避性人格疾患有较清楚的定义、特色,所以大部分此类疾患也符合社会畏惧疾患的诊断准则

当这些患者寻求治疗时,常以畏惧症显现其症状,而大多数接受社会畏惧疾患治疗的患者,也发现常与畏避性人格疾患共病,这也不令人意外。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衡鉴人格疾患的方法。有些问卷只是具有表面效度,实际上区辨性并不佳,只有较长的晤谈方法如人格疾患检测,才较具稳定信度区辨人格疾患及并发的焦虑疾患。利用此检测法,在临床上发现35%的社会畏惧症患者同时也符合畏避性人格的诊断,而只有8%的OCD患者符合强迫性人格疾患,1%的恐慌或惧旷疾患患者符合边缘性人格疾患的诊断。此共病现象比例明显较低,可能是因患者较少因焦虑疾患寻求行为治疗,或因为我们较详细与仔细的衡鉴,而反证了我们先前的假设有所错误。当然,也有可能我们遇到的患者虽未达人格疾患的诊断标准,但可能有边缘、自恋或妄想的人格特质,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我们有时也会发现,随着治疗有所进展且学习到控制焦虑的方法,患者表现这些行为的频率也会逐渐减少。

总而言之,焦虑疾患与人格疾患间尚未显现病理上的关联性,此外,即使给予有效且有力的治疗,也看不出治疗效果上的关联性,这是被普遍所认同的。对于人格疾患共病性的处理步骤,在临床者工作指南中有详细的讨论与说明。

物质滥用疾患也是文献常见的与焦虑共病的疾患,有三种可能的机制可解释这种关联:、药物可产生焦虑症状与疾患,如安非他命或古柯碱,而有研究显示使用药物可能促发恐慌的首次发作( Moran,1986),或伴随着酒精或药物戒断而产生恐慌发作。二、经由观察发现许多药物或酒精使用者的物质依赖( alcohol abuse),是为了减缓其焦虑,报告偏误也会影响此比例, Mulder等人也讨论过这些效果与影响。哪个方向才是有关联的? Kushner等人(1990的回顾性文献总结认为,惧旷与社会畏惧疾患的酒精问题,会伴随着自我药物治疗的焦虑症状,然而,恐慌疾患与GAD的关联可能更容易伴随着病态的酒精消耗问题在我自己的临床研究中,我比较接受恐慌、惧旷或社会畏惧疾患治疗的患者,与一般大众在物质使用疾患的盛行率,控制性别变项后,酒精与药物的过度使用在所有诊断中都有明显的增加,除了男性的恐慌疾患患者。相较于控制组,社会畏惧疾患显示出三到五倍的酒精使用的问题。在所有诊断与性别中,镇静剂与安眠药滥用的比例是一般大众的六到十二倍,如此高的比例,被认为可能是焦虑疾患的次级反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