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太原心理咨询师成向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053
  • 关注人气:1,5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看待焦虑

(2021-07-09 12:59:07)

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惧。

(2)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死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3)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4)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5)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上述的症状学描述是卓越的。我们不妨把它们稍加归并和简化。焦虑症状包括三方面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 free-floating anxiety)或无名焦虑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千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这里,有必要对所谓化( somatization)这个概念加以考察。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心理的东西本身可以变成身体症状,这一过程称为躯体化。精柳家对这一概念的含义或用法并不一致。一种用法是,躯体化是义的转换的一种形式:另一种用法是,心理的东西变成随意肌或特殊感官的功能障碍称为转换,而心理的东西变成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则称为躯体化。西方很多精神科医生在找不到躯体症状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时,倾向于把这种躯体症状视为焦虑或抑郁的躯体化,也就下焦虑症或抑郁症的诊断。这是根本错误的必须坚持的原则是,没有精神症状就不能诊断为任何一种精神障碍;不论有多少躯体症状也不能构成精神障碍的诊断根据。事情很清楚,心理的东西本身变成身体症状,这个假设迄今并未被证明,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将会被证明。退一步说,即使这个假设已经被证明,身体症状也还是不能成为某种确定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根据,因为无法断定身体症状究竟是焦虑的躯体化,还是抑郁的躯体化,还是什么其他心理的东西的躯体化。对病人的精神状态进行理解和描述,绝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天赋,而是必须通过学习和锻炼才能逐渐掌握的本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排除各种理论(尤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干扰,是必要的。

焦虑神经症有两种主要的临床形式,但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的分界线,互相过渡和重叠的情况并不少见。一种是广泛性焦虑,种是急性焦虑发作,也称为惊恐障碍。精神科常见的是缓慢或亚急性起病的广泛性焦虑,病程迁延,但症状轻重常有波动。典型的焦虑是所谓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实际上,明确地把自己的心情描述为没有对象和内容的恐惧,这种病人少见。这是由于,人们不能容忍他的心情或痛苦没有对象和内容,他必须给自己提供某种内容。这样一来,焦虑便附着在各种偶然事件上似乎有了现实的内容。显然,病人焦虑的严重程度和持久性跟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件是很不相称的。焦虑的内容完全取决于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变动,没有中心主题,也没有明确的社会倾向性。追究起来,病人自己也想不通他整天到底在害怕什么。这种完全被环境牵着鼻子走的焦虑,与烦恼是不同的。烦恼与焦虑的不同还在于,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后悔和对现状不满,而焦虑几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病人时刻在等待着不幸的到来,不论什么事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这也可以称为预支性焦虑( anticipatory anxiety),似乎在预支未来岁月中全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灾难。皮肤划破一个浅表的小口子,病人马上想到破作风和败血症,想到死亡,十分恐惧。孩子跟人家打架,便想到重份致残或因人命而被法院处决。病人害怕自己会忘记最重要而简单的事实,以至张口结舌下不了台。怕自己由于注意不集中和笨拙而铸成大错。排队买菜总担心轮到自己菜就卖完了,或者害怕给错了钱而受指责。实际上,由于焦虑妨碍了效率和准确性,反过来使病人的焦虑愈甚,甚至害怕自己会完全失控而发疯。焦虑情绪也容易使病人集中注意于他们的身体症状。这种病人见了医生便诉苦,诉述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感,尤其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各种症状

典型的急性焦虑或惊恐障碍是发作性的,发作的间歇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发作不限于任何特殊的处境,也没有特殊的诱因,所以是不可预测的。发作来得很突然,出现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剧烈心跳,胸痛,咽喉部有阻塞感和窒息感,头晕,全身发麻和针刺感,呼吸快而浅等。与此同时,病人有强烈的恐惧,可有短暂的人格解体体验,常有死亡迫在眉睫的恐惧,或者害怕自己会发疯。有些病人软瘫在沙发里,有些病人一发作就惊呼求救,跑到别人的房间里去。每次发作一般10~20分钟。有些病人惊恐发作后卧床不起,诉衰弱无力,尤其是一身冷汗最为典型。间歇期请病人叙述上次发作的经过,可以得出一幅清晰的实,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更为恰当。精神创伤是舁乎寻常的,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如突然发生的地震、火灾和洪水,战争场面,重大交通事故,暴力犯罪中幸免难等。事情发生后经过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才起病,这种创伤后的潜伏期是特征性的。如果没有潜伏期,那就是一般的急性反应。其症状可以分为三组

(1)轻度到中度的广泛性焦虑。警觉性过高,易产生惊跳反应,是特征性的。其他焦虑症状都可以出现

(2)反复重新体验精神创伤的经历。控制不住地回想创伤事件(像电影中的“闪回”),反复出现有关创伤的噩梦,忽然感到似乎事件又在重演因而发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些发作可因旧事重提、旧地重游或有关刺激而引起,例如电视屏幕上的类似情况、炉子里熊熊燃烧的火等。

(3)情感钝化和回避。病人对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不愿提及和不感兴趣,情感生活变狭隘了,与人相处不亲热,使人产生疏远感,回避可能勾起伤心恐惧的回忆的事情和环境等。大多数病人都以完全恢复告终,但病程长短不一,少数可迁延多年不愈,甚至出现人格相应的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